當前位置: 首頁 > 傳媒在線 > 新華社名記者 > 顧錢江 > 2006年作品

 



  顧錢江,新華社對外部經濟采編室副主任。

  1996年自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因緣際會,進入新華社對外部,邁入新聞之門。先由文化報道開始,又陸續涉足港&報道、時政報道和經濟報道,亦做過數年編輯工作,嘗試了新聞報道領域的多種可能性,終於選定財經報道為專攻方向。目前,所從事的專業報道領域為金融和宏觀經濟。

  在近9年的新聞從業經歷中,參加過香港澳門回歸、世界華商大會、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重大報道,曾4次報道全國"兩會",4次赴寶島台灣駐點採訪。所寫報道獲得過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獎、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好新聞"獎、全國政協好新聞獎等獎項。

  2002年,獲得《財經》雜誌獎學金,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接受財經報道的專業訓練,獲益良多。

  真正的新聞記者至少有如下特徵:理想主義者,深切關懷社會,對周遭的變化極為敏感,有熾熱的感情但又保持冷靜。而財經記者面對的挑戰性可能更大--需要同時具備足夠的財經專業知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高超的新聞采寫能力。

  2006年作品 ..

商務部:中俄經貿合作在四大領域具有廣闊前景
人民幣匯率首度升至8.01&& 浮現更大靈活性
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理應是香港法制生活重要部分
經濟觀察:人民幣匯率逼近8.02關口
中國冷靜面對外匯儲備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首次將能源消耗指標納入宏觀調控目標體系
中國修訂十一五經濟增長目標
中國"十一五"開局之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8%
2005年我國計算機類産品出口首次超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