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3日報道,過去約兩年時間裏,烏克蘭那些鬥志高昂且富有創新精神的無人機操作員在襲擊俄羅斯部隊時幾乎無需付出代價,而現在,他們卻成了被獵殺的目標。
追殺他們的是俄羅斯一支非常活躍的新部隊——“魯比孔”無人系統部隊。該部隊借助精密裝備及專屬的“獵手無人機”機隊,能在烏克蘭操作員發起攻擊前鎖定其位置、持續追蹤並將其擊斃。
“無人機很容易補充,但無人機操作員卻很難替換。”烏克蘭無人機操作員德米特羅説。戰前,他是一名頗有名氣的説唱歌手。
“魯比孔”部隊的出現在數字戰場引發了令人不寒而慄的局勢逆轉,一舉瓦解了基輔方面此前擁有的最大戰術優勢之一。面對兵力更多、資金更充足的俄軍,烏克蘭軍隊本就處於劣勢,“魯比孔”部隊的作戰成效更是讓烏軍壓力倍增。
“魯比孔”部隊是“我們面臨的主要難題”,駐守在頓涅茨克州波克羅夫斯克(俄方稱紅軍城——本網注)附近的烏克蘭軍人阿爾喬姆·卡裏亞金説。波克羅夫斯克是前線重要城鎮,經過一年的激戰,如今已瀕臨失守。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學者羅布·李指出,“魯比孔”部隊約有5000人,且擁有龐大的資金支持。
該部隊並未將攻擊重點放在基輔方面的前線步兵上,而是專注於消滅無人機操作員以及切斷烏克蘭的後勤補給線。他們的打擊範圍可深入烏克蘭防線後方10公里,目標包括用於向前線運送物資的車輛和無人機。
除進攻行動外,“魯比孔”部隊在訓練俄羅斯其他無人機部隊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羅布·李説:“它不只是一支作戰部隊,更像是一個‘中心’——一個涵蓋各類無人系統開發的中心。這意味着它負責研發、數據分析,以及戰術、技術與作戰流程的制定。烏克蘭部隊會發現,一旦俄羅斯其他部隊接受過‘魯比孔’部隊的培訓,其作戰水平往往會有質的提升。”
報道稱,“魯比孔”部隊的組建跳出了俄羅斯僵化且隨意的指揮體系。“從很多方面來看,這支部隊的運作模式與俄羅斯軍方的傳統模式完全相反,”羅布·李説,“他們不依賴那套官僚低效的配額制度;相反,其運作方式更接近烏克蘭那些富有創新精神的無人機部隊——反應更快,也更具主動性。”
在這場不斷升級的無人機戰爭中,“魯比孔”部隊採用的深入敵後作戰策略讓他們佔據了優勢。官員與分析師認為,無人機作戰造成的軍事傷亡佔比高達70%至80%。隨着“魯比孔”部隊不斷破壞基輔方面的補給鏈與無人機作戰行動,烏克蘭操作員被迫將攻擊重點轉向延緩俄軍士兵的快速推進。
駐守在哈爾科夫的德米特羅&&,“魯比孔”部隊通常會搜尋山頂和高層建築上暴露的天線,他們清楚無人機操作員需要清晰的視野來操作機器。俄烏雙方都部署了大型干擾器與電子情報站,用於定位並癱瘓對方的無人機——但干擾器自身會産生明顯的電子信號,反而容易被發現並摧毀。
“這就像一場貓鼠游戲,而物理定律就是裁判。”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電子戰專家托馬斯·威辛頓説。(編譯/郭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