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烏克蘭代表23日在瑞士日內瓦就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結束俄烏衝突“28點計劃”舉行會談。針對這一“新和平計劃”,特朗普聲稱,澤連斯基“將不得不喜歡”並批准新計劃,否則“他們就繼續打”。他還下最後通牒要求烏在本月27日前接受該計劃。對此,澤連斯基與歐盟多國舉行緊急協商,稱將對特朗普的計劃提出“替代方案”。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表態稱,這一計劃或可作為俄烏“最終和平解決方案的基礎”。儘管許多歐洲媒體將這一方案稱作“美國制訂的烏克蘭投降計劃”,但歐盟及法、德、英等國領導人22日發表聯合聲明,一方面對“美國的努力”&&歡迎,另一方面又稱計劃“需進一步完善”。有分析認為,美烏俄歐未來圍繞如何結束俄烏衝突的博弈可能會更加激烈。

23日,美國和烏克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磋商,圖為一名美國警衛手持烏克蘭國旗在會場外走過。(視覺中國)
特朗普:“他必須接受”
據《烏克蘭真理報》23日報道,澤連斯基22日已簽署命令,由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率領代表團赴瑞士日內瓦與美方就特朗普提出的“和平計劃”啟動磋商。代表團成員還包括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烏軍總參謀長等。
法新社稱,參加磋商的美方代表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此外,歐盟、英、法、德等歐洲國家高級官員也參加此次會談。英國首相斯塔默22日強調任何解決方案都應該為烏“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讓烏克蘭和歐洲稍感欣慰的是,特朗普緩和了他此前要求烏立即批准“28點計劃”的語氣。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於烏克蘭、歐洲多國甚至美國一些共和黨議員都指責該計劃“過於偏袒莫斯科”,特朗普22日在白宮被問及該計劃的條款是否已沒有商量餘地時&&:“不,這不是我的最終方案。”他沒有具體説明可能調整哪些內容,但他強調,“無論如何,我們希望達成和平,這早就該實現了。”
此前一天,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還強硬&&,27日是基輔接受該計劃的合適截止日期。他稱,考慮到冬季臨近且需要結束流血衝突,時間十分緊迫,澤連斯基必須批准該計劃。“他必須接受,如果不接受,他們就繼續打吧!在某個時刻,他終將不得不接受一些此前不願接受的東西。”
21日晚些時候,特朗普在白宮再次&&,澤連斯基“將不得不喜歡”並批准該計劃。他説,烏克蘭正在失去領土,而且短期內會失去更多。他回憶起今年2月與澤連斯基在白宮的激烈對峙:“你們還記得幾個月前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生的事嗎?我那時就(對澤連斯基)説過,‘你手裏沒牌’。”
澤連斯基:烏將提“替代選項”
據美聯社報道,在特朗普發出最後通牒後,美國副總統萬斯21日與澤連斯基通電話,就該方案討論近一個小時。與萬斯通話後,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烏克蘭“同意與美國、歐洲在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層面開展合作,使和平之路真正可行”。
隨後,澤連斯基發表視頻講話稱,烏克蘭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面臨艱難選擇:要麼接受“困難”的“28點計劃”,要麼面臨最嚴酷的冬季及隨之而來的危險。他還説,烏方將提出烏方觀點和“替代選項”。
與此同時,俄羅斯《消息報》22日報道,21日晚,普京在俄聯邦安全會議上&&,俄方已通過與美國政府現有溝通渠道收到“28點計劃”的文本,“我認為它可能作為最終和平解決方案的基礎。”普京稱,俄方已準備好進行和平談判,這需要對新計劃的所有細節進行實質性討論,但美方尚未就該方案具體內容與俄方討論。他稱,美方尚未爭取到烏方同意該方案,且烏方對該方案持反對態度。“顯然,烏克蘭及其歐洲盟友仍抱有幻想,妄圖在戰場上讓俄羅斯遭受戰略性失敗。”普京&&,如果烏方拒絕討論“28點計劃”,那麼俄軍必然會在其他關鍵前線地區重復在庫皮揚斯克上演的那一幕。
歐洲:計劃“需進一步完善”
對於美烏日內瓦會談和特朗普的“28點計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英國首相斯塔默等歐洲領導人22日在出席南非G20峰會期間發表聯合聲明,一方面稱讚計劃草案中有“對實現公正持久和平至關重要的內容”,另一方面又稱“需進一步完善”,並重申“國際邊界不應被武力改變”。
與歐洲領導人的表態相比,歐洲媒體激烈批評該計劃。法國《費加羅報》把“28點計劃”稱作“美國制訂的烏克蘭投降計劃”,稱該計劃讓歐洲主要國家度過一個長長的不眠之夜。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稱,歐洲沒有想到,作為“自由世界領袖”的美國,會置歐洲盟友的利益於不顧,在烏克蘭的背上“捅刀子”,竟然與普京聯手為基輔設計了一個所謂的“和平方案”。報道稱,歐洲國家此刻更需要緊密團結,共同應對,但是這個方案畢竟是以美國名義提出的,歐洲盟友謹慎以待,沒有公開拒絕。他們在聯合聲明中還對“美國的努力 ”&&歡迎。
“倒計時已經開始。”法國《世界報》23日稱,特朗普認為加快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向其認為較弱的一方施壓。與此同時,圍繞澤連斯基的重大腐敗醜聞使他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報道稱,如果“28點計劃”一些危險的關鍵點無法得到調整,烏克蘭和歐洲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目前看來,俄羅斯正等待跨大西洋聯盟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