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0月9日報道,美國政府監督部門的新報告發現,為滿足保養維護的需求,美國海軍正拆出停用軍備物資中的零部件供其使用。
出現這一問題是因為國防部沒有武器系統的全部數據權,這迫使海軍維修人員不得不依賴供應商提供零件,拖長了維護時間。
在維護延誤的情況下,海軍拆下自己其他飛機和潛艇的部件重新利用,來保持戰備狀態。
美國政府問責局發現,國防部沒有從承包商和製造商那裏獲得足夠多武器系統所需的數據權和知識産權。
美國政府問責局的報告&&,國防部還未能適當管理已獲得的知識産權,其中包括工程圖紙和技術手冊,這進一步阻礙其進行妥善維護。項目人員沒有全面審查與武器系統同時收到的相關數據。
該報告特意指出了五個存在數據權問題的主要武器系統,分別是F/A-18戰鬥機、F-35戰鬥機、瀕海戰鬥艦、“斯特賴克”裝甲車和“弗吉尼亞”級潛艇。
報告&&,這五個項目都缺乏足夠的數據權來執行基地級維護,這種級別的維護通常需要經驗豐富的人員。一些項目還面臨供應商鎖定的問題,這是由於沒有合適的數據或訪問合適數據的權利,迫使這些項目依賴承包商幫助維護武器系統。
F/A-18戰鬥機的維護人員告訴美國政府問責局,多年來,他們一直試圖從主承包商那裏獲得射頻電纜的數據權,但沒有成功,這驅使他們“拆下了停飛的飛機零件” 。
由於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供應商才能製造維修人員需要的部件,因此維修的時間表是由供應商決定的。
雖然這種變通方法可以滿足維護需求,但也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
報告稱,從停飛的飛機上拆下零件,填補其他飛機維護的漏洞,可能會導致維護成本、工作量增加,對飛機可利用率産生不良影響。
“ 弗吉尼亞”級潛艇的維護人員也&&,由於承包商擁有必要部件的技術數據權,維護人員被迫從其他潛艇上拆卸部件使用。
按照法規和條例規定, 國防部可以通過合同以及武器系統開發工作獲得使用知識産權的許可權利。
但是,雖然法規允許國防部在操作、維護、安裝等過程中使用數據,但法規規定可以使用的數據並不包括詳細的製造數據或過程數據。 這導致在合同條款以及國防部可以獲得哪些數據類型方面存在誤解,從而影響了國防部維護這些武器系統的能力。
報告&&,政府和承包商可能對系統維護需要什麼樣的數據有不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