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警參賽隊員在比賽中。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侯崇慧攝
中國武警參賽隊員在比賽中。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侯崇慧攝
盛夏,烏魯木齊,熾熱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睛。
3米/秒、6米/秒、2米/秒……“鋒刃-2025”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現場,風速儀上的數字不斷跳動,中國海軍參賽隊員夏鴻成與隊友依託突擊車,穩定瞄準150米外的目標。
根據比賽規則,“歹徒”頭靶隨機在4個車窗中閃現,每次僅停留3秒。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夏鴻成不斷調整姿勢,控制呼吸節奏,目光透過瞄準鏡,不停地在幾個車窗間游動。
突然,目標在左側車窗閃現!夏鴻成迅速鎖定頭靶方向,肌肉記憶驅動他的食指完成預壓、擊發。憑藉默契配合,夏鴻成和隊友在這個課目中取得較好成績。
聲響掩護隱蔽狙擊、人機協同隔障狙擊、水上狙擊作戰……比賽期間,多個狙擊作戰場景輪番上演。“賽場對接戰場。借鑒實戰案例增強競賽的實戰性,是本屆賽事的一大特點。”主辦比賽的武警部隊參謀部相關部門領導介紹,比賽更加注重人裝結合、最大限度還原真實戰鬥場景,讓參賽隊員置身賽場,就仿佛身臨真正的戰場。
記者在比賽現場發現,“搭乘舟艇水上狙擊”課目與往屆相比發生了新變化——射擊陣地從岸上的蕩板轉移到水面舟艇,射擊目標也從單一靶架升級為船形靶標。“要想準確命中目標,參賽隊員必須克服船體和靶標的雙重晃動。”該課目主裁判王帥龍説。
賽場變化不止於此。賽場另一側,人機協同隔障狙擊正在進行,第二次站在賽場的中國武警雪豹突擊隊隊員劉士柱發現,該課目較上屆發生很大變化:靶標不再勻速移動,射擊目標被迷彩幕布遮擋。
“戰場上,敵人不會在你眼皮子底下勻速運動。”劉士柱告訴記者,貼近實戰的課目設計,讓他有時分不清是在賽場還是在戰場。“過去,參賽選手們説得最多的是,‘從這裡走向戰場’,但現在,這裡就是戰場。”他説。
“戰場在變、對手在變,賽場也要跟着變。”多次參加比賽課目設計的武警部隊參謀部李參謀説,為了最大限度貼近實戰,課目設置在靈活調整,比賽規則也在優化改進,“但無論怎麼變,唯一不變的是源於實戰又運用於實戰的目標指向。”
湖泊另一側,“半渡而擊”課目正在緊張進行。該課目模擬的戰鬥背景是趁“敵”立足未穩之際,我方狙擊小組對其隱蔽伏擊,重點檢驗狙擊手快速狙擊能力。根據比賽規則,參賽選手需在30秒內,對設置在灘塗地帶的5個鋼板靶標進行射擊。
為模擬真實作戰環境,湖畔遍佈蛇腹型鐵絲網、拒馬、防坦克三角錐等障礙物。李參謀介紹,5個靶標距離各不相同,對狙擊手而言,要想成功命中目標,無論是對上膛擊發的連貫性、狙擊動作的一致性,還是對槍口轉向後擊發瞬間的穩定性,都有很高要求。
據了解,每一屆“鋒刃”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都會設置一項綜合狙擊戰鬥課目。與上屆相比,本屆賽事包含的課目環節從5個增至7個,行進路線也更長、更複雜。
綜合狙擊戰鬥課目主裁判張浩告訴記者,該課目中,狙擊小組需在20分鐘內,依次躍進7個射擊陣地,完成各類射擊目標20多個。這要求狙擊手不斷在動態奔襲、靜態瞄準之間穩定切換。不僅如此,烈日、高溫、風向等環境因素,也增加了比賽難度,進一步檢驗了參賽隊員的實戰能力。
以跟賽身份參與比賽的中國武警獵鷹突擊隊隊員黃雅琼發現,游動反擊環節要求狙擊小組用手槍對近處10個玻璃頭靶進行射擊。“狙擊手的過硬本領是千錘百煉的結果。狙擊手只有靈活使用多種武器,才能更好適應戰場變化。”黃雅琼説,這次參賽經歷讓她對戰場的理解更加深刻,只有平時練就過硬本領,戰時才能敢打必勝、一擊制敵。(羅鑫 廖彬華 張永清)
參賽感悟
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
作為跟賽隊員,我的成績不會出現在排名榜上,也無緣站上領獎&。但我覺得,此行收穫的經驗比金牌更閃耀。
第一次參賽,我的心情十分激動。高難課目和嚴苛規則不斷刷新我對戰場的認知。對我來説,這不僅是一次比武,更是一場戰鬥。由於缺乏經驗,走上賽場之初,我和隊友只能邊適應邊調整。進入狀態後,我們在多個課目中獲得了不錯成績。然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與外國參賽選手同&競技時,我們學到了很多實戰狙擊用得着的本領。比如,如何在強光下修正射擊角度、如何在複雜環境條件下保養槍械……教科書裏沒有的知識,我們在賽場上找到了答案。
比賽已經落幕,但這些沉甸甸的經驗將永遠“上膛”。儘管我的成績不會被記錄,但那些在極限壓力下暴露的短板,那些在比賽中積累的實戰經驗,將是我提升能力、突破自我的寶貴財富。我很慶幸能在國際賽場上學習成長。下一步,我將帶着這些實戰經驗回歸訓練場,與戰友們攜手並進,共同磨礪“尖刀之刃”。(武警獵鷹突擊隊隊員 黃雅琼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王國銀整理)
組賽心得
向戰場“借考題”
“鋒刃”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設置的課目,都是我們向戰場借來的“考題”。“半渡而擊”課目的30秒倒計時,模擬的是搶灘登陸時稍縱即逝的射擊窗口;“搭乘舟艇水上狙擊”課目設置的雙重晃動,復刻的是執行水上任務時的顛簸狀態;“滲透狙擊”課目規定的連貫射擊,模擬的是真實戰場環境……這些不是刻意刁難,而是戰場最真實的投射。
淬鋒礪刃,是“鋒刃”二字的深意所在。賽場上的每一次急促呼吸、指尖微顫,以及扣動扳機前的心跳加速,都是我們精心構設的現場環境給參賽選手帶來的戰場體驗。當賽場與戰場精準對接、練兵與練戰有效結合,技戰協同就會更加緊密,才更有底氣制勝未來戰場。組織“鋒刃”賽事,我們追求的不只是搭建一個交鋒交流的賽場,更是構建一個緊貼對手、緊貼實戰的“準戰場”,旨在幫助狙擊手淬煉冷靜果斷、一擊必中的實戰能力。這些能力的匯聚,讓“鋒刃”不僅是一場比武,更是用實戰化行動書寫的錚錚誓言。 (武警部隊參謀部幹部 李哲峰 邢晨整理)
新聞鏈結
“鋒刃”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是武警部隊開展實戰化訓練和國際軍事合作的重要品牌,此前已成功舉辦3屆。
7月15日至19日,“鋒刃-2025”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在新疆烏魯木齊武警部隊某訓練基地舉行,來自20余個國家的50余個狙擊小組參賽。其中,中國派出陸軍、海軍、空軍和武警部隊的12個狙擊小組參賽。
此次競賽以務實合作為主旨,以“鍛造特戰精英、務實合作交流”為主題,按照“繼承經典課目彰顯品牌性、借鑒真實戰例增強實戰性、增設遠距狙擊提高挑戰性、融入中國元素突出原創性”的設計思路,設置了精準基礎、典型場景、綜合戰鬥、遠距離挑戰狙擊4個比賽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