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持續改善 賺錢效應推動機構加速入市-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4 10:20: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流動性持續改善 賺錢效應推動機構加速入市

字體:

  在基本面以及流動性的支撐之下,7月份以來A股市場表現強勢,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增強。業內人士指出,從估值水平來看,當前權益資産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市場整體回報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近期A股市場表現強勢,交投熱度明顯上升。Wind統計數據顯示,7月1日至7月30日的22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累計上行了4.97%,深證成指累計上行了7.05%,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則分別累計上行9.97%和5.50%。從市場成交量來看,22個交易日中A股日均成交金額達到了1.62萬億元,且近期穩定在1.8萬億元左右。從融資融券情況來看,截至7月29日,兩融規模已經達到了1.98萬億元,較6月末的1.85萬億元增長了1300億元,其快速上升顯示出投資者熱情高漲。

  在指數表現強勢的背後,是中國經濟基本面預期的改善和估值優勢推動下,包括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增量資金正在持續進入A股市場。從險資舉動來看,加大對於權益類資産的配置趨勢明顯。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人身險行業持倉的股票市值達2.65萬億元,較2024年年末增加3775億元,增幅為16.65%;股票配比為8.43%,較2024年年末提升0.86個百分點。截至目前,2025年保險資金舉牌次數已達21次,超過2024年全年,創近四年新高。

  從公募基金的發行情況來看,Wind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新基金髮行總份額為2826億份,較上一季度的2500億份增長326億份。按照認購截止日計算,7月份新成立基金139隻,平均發行份額為8.07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達到了341.79億份。

  從外資的動向來看,外管局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凈減持態勢。尤其是5月、6月,凈增持規模增加至188億美元,顯示全球資本配置境內股市的意願增強。滬深港通方面,東方證券研究顯示,截至6月30日,北向資金持A股總市值為2.29萬億元,較3月31日增加529.26億元,佔A股總市值、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分別為2.19%、2.80%、5.54%。根據測算,北向資金在二季度對A股的凈流入達到604億元左右,環比一季度增加484億元。

  中信證券認為,從增量資金來看,機構資金出現了廣泛和普遍的凈流入。機構資金的流入並非突然爆發,而是逐步在回暖。對中信證券渠道調研顯示,截至7月18日當周樣本活躍私募倉位達到82%,持續保持較高水平。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鞏固市場回穩向好的態勢仍將是資本市場的監管工作重點之一。證監會指出,未來一段時間,資本市場內外部環境仍然錯綜複雜,困難挑戰不少,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宏觀政策預期的確定性、中國資産估值修復的確定性等更為保持市場平穩健康運行提供了基礎和條件。證監會強調,要全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態勢,從資産端、資金端進一步固本培元。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

  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當前A股市場仍然具有明顯的估值優勢,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

  中金公司指出,股票市場的相對吸引力在上升,具備部分承接居民儲蓄存款的潛力。從股權風險溢價(ERP)的維度來看,滬深300當前水平為5.85%,位於歷史均值上方0.5倍標準差的位置,反映股市回報率相比債市仍有較高的風險補償。從股息率的維度來看,滬深300當前股息率2.94%,儘管相比4月中旬有所下降,但相比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高出接近130bp,處於歷史較高水平,A股的各類紅利指數股息率相比國債收益率高出3個百分點左右。當前上市公司自由現金流也處於歷史較高水平,2024年政策發力打破負向循環後,預期A股整體回報能力仍有望逐步提升。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指出,從時間序列來看,A股股權風險溢價存在明顯的均值回歸特徵。當前A股股權風險溢價正處於相對高位,顯示當前權益資産相比債券更具配置價值。國際橫向對比來看,無論從估值的絕對水平還是估值的歷史分位來看,當前A股估值在全球市場仍處於相對低位,全球對比下A股仍具備估值優勢。

  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指出,展望2025年全年,A股盈利在低基數和供給收縮雙重帶動力量下有望拾級而上,而這也是當前市場存在預期差的地方。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A股盈利增速已處於下行周期15個季度,為歷史最久,同時盈利增速維持近3年負增長狀態,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速轉負為正。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對記者&&,當前市場整體上仍然處於低位,滬深300的市盈率也只有13倍左右,從配置角度來看,全球資本對於A股的配置比例仍在上升。他還&&,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面臨居民儲蓄大轉移的局面。過去幾年,優質資産荒是突出矛盾,如今市場上難以找到收益率較高的産品,相對而言,A股市場一些優質股票的現金分紅率超過3%,甚至高於很多銀行理財的收益,這吸引着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居民對適度高回報的權益資産配置需求持續提升,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今年明顯上升,資金面進入正循環。

  與此同時,不少外資機構對於中國資産也越發看好,加大對於中國資産的配置正在成為共識。高盛近日的報告將未來12個月MSCI中國指數目標點位從85調高至90。依此估算,未來12個月,指數還有11%的上行空間。高盛維持對中國股票的超配態度。高盛指出,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興趣已攀升至近年來的高點。這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動:對美國市場之外的多元化配置需求、人民幣兌美元走強的預期、中國AI模型和應用的涌現、國內對私營部門的支持,以及中國股票估值相較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仍有折價等。(記者 吳黎華)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