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百利唯傷膝?
不少人在健身第一步就陷入糾結
有人因怕傷膝放棄跑步
有人卻越跑膝蓋越強健
真相究竟如何
今天,聯勤保障部隊第909醫院
骨科專家鄭佳鵬為您解開迷思
掌握以下要點
讓跑步真正成為護膝運動
跑步對膝關節的三大益處
1.減輕關節負擔
體重每減輕1公斤
膝蓋承受的壓力相應減少4公斤
這效果,杠杠滴
長期跑步者膝關節退變風險
比久坐人群低30%
2.增強關節保護
跑步可強化大腿前側肌肉
(股四頭肌)和臀部肌肉
等於為膝蓋穿上“天然護甲”
3.促進關節修復
有規律的長跑運動
能刺激軟骨新陳代謝
增加關節潤滑液分泌
幫助修復微小損傷
五大傷膝陷阱:別讓跑步變毀膝
冷啟動警告:抬腿就跑=讓膝蓋“裸奔”
錯誤姿勢:步幅過大、膝蓋內扣
及腳掌拍擊地面等
報復性鍛煉:每天超量跑步,
建議每週增量不超過10%
肌力不足:忽視肌肉訓練,腿臀無力時跑步傷膝
疼痛硬扛:疼痛堅持運動,可能加重半月板損傷
四步護膝跑法:科學護膝全攻略
1.跑前準備
熱身必做5分鐘:高抬腿→踢臀跑→弓步走
裝備選擇:選擇減震性好的跑鞋,
大小合腳,穿着舒適
試鞋時單腳蹲
腳趾不頂鞋頭、腳跟不滑動
2.正確跑姿
身體微微前傾,目視前方
膝蓋始終朝向腳尖方向
腳掌全掌着地
步頻保持170-180步/分鐘
3.強度控制
初跑者從3公里起步,隔天訓練
跑步時能正常説話(不喘粗氣)
建議手機設置步頻提醒
4.跑後恢復
慢走5分鐘再拉伸
重點拉伸大腿前後側及小腿肌肉
夜間熱水泡腳
可促進關節血液循環
膝關節損傷的四大紅色警報
持續疼痛:運動後疼痛超48小時未緩解
功能異常:上下樓梯時膝蓋發軟、卡頓
炎症反應:關節略顯腫脹發熱,晨起僵硬
異響警告:屈伸膝蓋出現“咔嗒”彈響
出現以上情況應停止跑步
及時就醫檢查
特殊人群的“保膝密碼”
身體超重者:先快走、健身等
減重5公斤以上,再嘗試慢跑
中老年人:晨跑前,做膝關節繞圈活動
順時針+逆時針各10次
久坐人群:每天練習靠墻靜蹲,增強大腿肌肉
傷癒患者:諮詢醫生定制恢復計劃,佩戴運動護膝
專家總結:護膝三原則
膝關節就像精密儀器,需要科學養護
循序漸進:新手初跑時避免突然大幅度增加跑量
多元訓練:勞逸結合,每週穿插游泳、騎車等低衝擊運動
營養支持:多喝牛奶、吃深綠色蔬菜(補鈣+維生素D)
監製:林明
策劃:李珊珊 劉永瑜 趙若昕
統籌:林少雄 董浩 高強 王金志
漫畫:周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