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魂係深藍海天間——追記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

2016年07月31日 11:37:53 來源: 新華網

  海天夢

  加入艦載航空兵部隊之前,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的一名中隊長。

  在那個椰樹婆娑、溫暖濕潤的南國海島上,不管是改裝殲-8飛機,還是改裝新型國産三代戰機,張超都是同批飛行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時任殲-8改裝大隊大隊長的郭佔軍説:“張超的飛行技術,是同齡飛行員中最優秀的。”

  2014年5月,海軍向西沙永興島派駐新型三代戰機,這是該型戰機的首次前沿部署。那一天,一架外軍飛機實施抵近偵察,張超奉命戰鬥起飛。他寸步不讓,與外軍飛機鬥智鬥勇,成功將其驅離。

  在海天之間飛行的日子裏,張超總是夢想飛向更遠的大洋。

  隨著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入列超過2年,戰鬥力建設迫在眉睫,海軍在三代機部隊破例選拔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得知消息後,張超第一個報名申請。

  此時,他已飛過6種機型,單位正準備提升他為副大隊長。

  此時,選擇艦載飛行,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而家屬剛剛隨軍、孩子不滿一歲的張超,最需要的是生活、工作穩定。

  與張超談話時,考官戴明盟第一個問題就是:“艦載機飛行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危險的飛行,你願不願意來?”

  “我知道危險,但就是想來。”張超語氣中流露出的堅定與果敢,戴明盟記憶猶新。

  2015年3月14日,迎著初春的海風,張超如願走進位于渤海灣畔的部隊營區,開始了飛向航母的航程。

  張超是名“插班生”——同班的飛行員2013年就開始了學習訓練,而他,要在1年內趕上戰友們2年多的訓練量。

  “如果他能做到,説明新的訓練方案是可行的,將大大加快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訓進程。”戴明盟説。

  與陸基飛行相比,艦載飛行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著艦有效區域僅長36米、寬25米,必須把調整飛行的戰機著陸誤差控制在前後不超過12米、左右不超過2米,才能使飛機尾鉤順利挂住阻攔索,實現安全著艦。

  飛行員需要通過數百次的陸基模擬起降訓練,才能熟練掌握。

  伴隨著綽號“飛鯊”的殲-15飛機陣陣轟鳴,年輕的張超開啟了“加力模式”:

  加入艦載戰鬥機部隊6個月時,他追平了訓練進度;10個月時,他第一次駕駛殲-15飛機飛上藍天。所有的課目考核成績,都是優等。

  “張超進步快,是因為他特別用心。”一級飛行員丁陽記得,有一天,飛完教練機,張超有個疑問,先是在餐廳和他討論了半個小時,覺得還不清楚,吃完晚飯又跟著到宿舍,一直討論到十一點半才離開。

  可丁陽剛躺下,張超又來敲門了,笑呵呵地説著抱歉,“有個問題想不通,睡不著”。兩個人站在門口,直到把問題弄清楚,張超才滿意地回屋休息。

  那些日子裏,和張超同宿舍的艾群記得,每次飛行結束,不管飛得好壞,張超聽完教員對自己的講評,總會跑去“蹭”戰友們的講評,用來檢查對照自己。

  在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的411天裏,張超起降數量是其他部隊戰鬥機飛行員年均水準的5倍以上。

  “他的技術狀態非常穩定,上艦指日可待。”戰友們都這樣説。

  然而,就在上艦飛行的夢想即將實現的時候,張超卻走了。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919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