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警地共建譜新篇 警民海島別樣情——浙江舟山新建社區創建愛民固邊模範村居紀實

2015年05月28日 15:48:24 來源: 新華網

    從遠離大陸的窮鄉僻壤到海洋經濟的開發熱土;從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到社區廣場的現代文化;從青年勞力的大量外流到莘莘學子的駐島創業;從只有一名駐村民警到人人爭當治安協管員……這是一座島十年的現實變化,這是一個人十年的堅守所得,這是一個所十年的工作成績,這是實施愛民固邊戰略的十年縮影,這些改變就發生在浙江邊防總隊愛民固邊模範村居——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新建社區

    “東方蓬萊,海天佛國。”新建社區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祖國舟山群島之中,微小卻又醒目,1500餘人的社區,成為了“全國大學生藝術寫生基地”和“全國村官實踐基地”,獲得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經濟、文化産業欣欣向榮。

    新建社區書記余金紅説:“今天社區的成績離不開社區居民的辛勤付出,但是有一名外鄉人卻為此默默奉獻了十年,貢獻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他就是駐村民警張潤亮。”2006年,浙江舟山邊防支隊西碼頭邊防派出所士官張潤亮擔任新建社區駐村民警後,十年如一日,參與社區建設和發展,與轄區群眾共同譜寫社區發展新篇章,演繹了一段警民海島別樣情,被公安部邊防管理局評為“愛民固邊感動邊疆人物提名獎”和“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

    種下“文化之樹”

    一直以來,新建社區居民以海為生,經濟文化落後,2011年,張潤亮向社區建議開發青山綠水資源,發展文化和旅游産業。

    可是,難題接踵而至:當地旅游知名度不高,怎麼辦?張潤亮就自學攝影、電腦技術,拍攝風景照片,製作宣傳圖冊,通過互聯網向外推薦;當地缺少開發資金,怎麼辦?余金紅和張潤亮就多次走訪駐地政府爭取支持,發動群眾集資建設旅游項目。最主要的是,當地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怎麼辦?張潤亮和社區幹部就通過建設全國大學生藝術學生基地和群眾藝術創作中心,帶動居民文化藝術水平的提升。

    在新建社區居民委員會旁,有一幢佔地1500平米的建築,被當地群眾稱為“藝術宮殿”。2013年,張潤亮邀請舟山市漆畫藝術家張高俊到新建社區開展藝術創作,同時,為居民開展藝術培訓。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當地政府投資建設了這幢群眾藝術創作中心,目前,創作中心已經為200余名居民開展藝術培訓,新建社區每家每戶都有一人在從事繪畫和剪紙創作。

    在西碼頭邊防派出所的溝通聯絡下,新建社區還與全國40多家高校簽訂協議,共同建設全國大學生寫生基地。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生張夢之就是最早上島寫生的學生,“我第一次上島寫生,就請張警官當模特,後來,他讓我教老百姓畫畫寫生,我覺得很有意義,有假期就會來這裡,與新建社區結下了不解之緣。”張夢之説。

    “通過培訓和學習,不僅文化層度提高了,我們家的收入也上去了。”過去,新建社區居民姚亞琴一家收入主要依靠捕魚,如今,在漁閒時節,姚亞琴就製作漁民剪紙和繪畫,然後賣給游客,每年收入提升了近一倍,這個社區全年旅游收入達250萬元。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經過文化和旅游産業開發建設,新建社區依山而建的徽派建築層層疊疊、佈滿村落的壁畫跌宕起伏、靜臥溪邊的展覽列車沉穩深厚,社區文化廣場、圖書館、殘疾人康復中心、籃球場等活動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成為浙江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標杆。

   1 2 下一頁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7852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