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福建漳浦邊防大隊徐志峰:村民的致富“好手”

2015年04月09日 15:57:45 來源: 新華網

    從警校畢業後,扎根基層九年,從青春年少到而立之年,“業務能手”、“辦案精英”這是戰友們對福建漳州邊防支隊漳浦大隊南境邊防派出所幹事徐志峰的印象。殊不知,這位鐵面無私、為人耿直的辦案能手還是一位帶領群眾致富的好村官。

    “小徐,我們村裏的百姓沒什麼好感謝你的,給你送一面錦旗,希望你能在咱這多當幾年村官。”今年春節,福建省漳浦縣深土鎮南境村村民陳志偉將一面印有“村民的好村官,致富的好幫手”的錦旗送到民警徐志峰的手中時真情地説道。

    南境村原本就是東南海岸線上的一個小漁村,村民一直以出海捕魚和農作物種植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每年的休漁期,由於大量的勞動力閒置,致使村風村貌也不是很好,時不時還有小偷小摸出現,村民之間極易産生各種糾紛,村幹部對這些“爛攤子”也是束手無策。作為南境村的民警村官,徐志峰決定好好治理這塊“心病”。

    “如何才能不辜負村民的信任,把村子建設成文明村呢?掌握村情是關鍵,只有心中有底,才能找出‘治病’良策。”在村官日誌的扉頁,徐志峰是這樣寫的。上任伊始,徐志峰便挨家逐戶進行走訪,沒過多久,村裏的村路、房屋分佈、甚至每條小巷子,他都能熟記於心,成了南境村的“活地圖”。

    了解村情以後,徐志峰積極與村委幹部探討,商量出要優化傳統的産業,拓寬致富渠道的舉措,隨後村裏與當地政府、企業積極協調,為村裏增加不少産業項目,給村民帶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此外,徐志峰還經常&&縣農業局、水産局,邀請相關技術人員送技術下鄉,幫助群眾解決一些種植養殖上的技術難題,讓農民和養殖戶從“被動輸血型”到“主動造血型”轉變,改善種植養殖環境、提高經濟效益。

    “其實好多事情和派出所都沒有關係,但是只要我們有需要,小徐總是盡心盡力去辦。”村幹部陳金海如是説。剛畢業那會兒,對於南境村的村民來説,民警徐志峰還是一個陌生人,因為不懂當地的方言,他和許多村民交流都有困難。一年後,僅憑一股韌勁,徐志峰讓自己成了漁村的“百事通”,村民的貼心人。

    俗話説,要致富先修路。2010年時,南境村從村社出來到鎮上得有近10公里,其中一半全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村民經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碰上雨天,我們的漁貨根本運不出去,保鮮的冰塊也運不進來,這條路不知道讓我們水産加工損失了多少錢。”南境村黨支部書記陳安琳説,“有一次雨天開車回來,我的車陷進了洼地裏,還是小徐帶人幫我推出來的。”

    解決“出行難”問題就得修好路,這是件耗時費力的麻煩事。徐志峰知難而進,多方&&籌款,主動和陳安琳一起組織村民做好募捐工作,自己帶頭向南境村委會捐資2000元。2012年4月,一條400米長、5米寬的水泥路建成了。原本可以歇一會,沒想到徐志峰又馬不停蹄趕到鎮上,協調落實了路面綠化工程。

    道路通車那天,村民們説得舉行剪綵儀式,從路口一路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到派出所門口,硬是要把徐志峰請出來,讓他剪頭彩,對這位修建“致富路”的功臣&&感謝。如今,南境村道路寬敞,環境整潔,綠樹掩映,村外港闊水深,漁船成排,交通發達,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陳木河 張黃哲)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767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