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楊宇春:奉獻青春最榮光

2015年04月07日 17:10:17 來源: 新華網

楊宇春走訪時幫助農戶整理玉米

    黑龍江鶴崗邊防支隊肇興邊防派出所90後民警楊宇春,兼任肇興鎮裕豐村、先鋒村、勇躍村三個村的主任助理。楊宇春把駐地當故鄉,把轄區群眾當老師、當親人,憑着自己的滿腔熱忱和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揮灑着熱情和汗水,不僅叩開了群眾的家門,更走進了群眾的心坎,為轄區群眾送去了安寧與和諧。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後被黑龍江邊防總隊、鶴崗邊防支隊評為優秀警官、執法標兵和抗洪搶險工作先進個人。在鶴崗邊防支隊2013年度的基礎業務考核中名列榜首,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擁政愛民,勤謀份內之事

    “當好村官,離不開黨委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眾的擁護。”──摘自楊宇春工作筆記。

    作為90後的楊宇春,自小在城市中長大,大學畢業後直接入警,別説當村官,入警前連農村也很少去。為盡快解決自己不熟悉農業、不熟悉農村、不熟悉農民的問題,兼任村官後,他積極參加村兩委會議,主動向經驗豐富的地方同志學習村務工作經驗,增長了見識;走訪中,他不嫌臟、不怕累,幫助群眾一起幹農活、喂牲口,拉近與群眾距離。同時,他利用兼任村官的有利條件,努力用部隊成熟的政治工作經驗引導基層政權建設,積極推進村務政務走向公開透明;利用自己蒐集致富信息渠道廣的有利條件,積極為村民致富出謀劃策。轄區裕豐村是畜牧養殖大村,平均每戶擁有奶牛3.8頭,牲畜飼養業已成為這個村繼種植業之後的又一支柱産業,但由於養殖戶家庭化的經營模式,不但抗風險能力低、奶牛患病率也很高。走訪中,他了解到村民孫見彪具有成熟的奶牛飼養經驗,便多次主動上門向他請教奶牛飼養、常見疫情防疫知識,並利用休息時間,將“學來”的經驗編成手冊,免費發放給轄區奶牛養殖戶。他還多次&&伊利乳業公司和蘿北縣農委技術人員深入轄區傳授奶牛增産及牛奶保鮮等方面知識。在他的努力下,現在轄區已連續2年未出現重大疫情,平均産奶量也由原來日均33公斤提升到了38公斤,牛奶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得到大幅增加。

    急民所需,勤行方便之門

    “我當村官,就是要更加貼近群眾,更好地給他們辦事。”──摘自楊宇春工作筆記。

    楊宇春在走訪中發現,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群眾思想閉塞,轄區還有少部分群眾沒有辦理二代身份證。楊宇春將這類群體分成了三種情況:一類是居住地離派出所較遠,來回路費有點貴;一類是認為人都老了,辦不辦的沒啥用,還搭着路費、照相錢;一類年老體弱或行動不便,確實無法到派出所親自辦理。二代身份證對於農民來説,平時用不着、用時找不到,因沒有二代身份證,無法申請低保福利的情況屢見不鮮。楊宇春將這類人群總結為一句話:不想折騰、怕花錢。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楊宇春也是一句話:你不折騰、我折騰。每次到轄區走訪,楊宇春都會拿着一個小本子,將沒有二代身份證的群眾記在本上,當再次來到村中走訪時,楊宇春會帶着自己的照相機、三角架走街串戶,挨個上門為他們採集信息。有些時候,採集的照片不合標準,楊宇春還要再上門去照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照片合格為止。一些熟悉他的轄區群眾問他:“小楊,你累不?”他總是笑着説:“為群眾做點實事不覺得累。”兼任村官一年來,他累計為群眾上門照相160余次,幫助轄區34名群眾順利地辦理了二代身份證,僅照相、往返路費就為群眾節省費用近4000元。

    勇於承擔,勤做利民之事

    “我是村官,雖然年紀小,也是百姓的父母官。”──摘自楊宇春工作筆記。

    2013年8月,黑龍江流域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圓滿完成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後,楊宇春不顧自身安危,主動請纓留守在災情最重、也是險情最重的先鋒村,負責巡邏守護工作。8月25日晚11時許,楊宇春巡邏時發現,這個村村民汪謀因擔心自己家裏飼養的70多頭豬餓死,私自返回家中照料。無論他怎麼勸説,汪謀執意不離開,還將自己反鎖在屋裏。為勸汪謀盡快脫離險地、解除其後顧之憂,楊宇春拍着自己的胸脯説:“汪叔,我是咱村的民警村官小楊,您一定認識我,我來幫您照看家裏牲畜,您放心轉移吧,我説到做到!”最終,在楊宇春的勸説和保證下,汪謀安全撤離。楊宇春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當了10多天的義務飼養員。洪水消退後,汪謀回來看到自己70多頭豬膘肥體壯、一個不少,激動的汪謀緊緊地拉着楊宇春的手説:“兄弟,這些天你受累了!”抗洪救災期間,楊宇春連續在搶險一線奮戰41天,安全轉移群眾1200餘人,幫助群眾搶救物資折合人民幣6萬餘元。(高剛才 李猛猛)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7663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