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懂法人”講好村規民約——2025年河南法治鄉村建設見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4 11:26:44
來源:新華網

讓“懂法人”講好村規民約——2025年河南法治鄉村建設見聞

字體:

  新華社鄭州11月14日電 題:讓“懂法人”講好村規民約——2025年河南法治鄉村建設見聞

  新華社記者吳剛

  近日,司法部組織開展的“2025年法治鄉村基層行暨提升基層依法治理效能”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河南。從“涼亭夜話”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到“智慧&&”推送反詐提醒,從“法律明白人”參與調解到村規民約落地執行……記者走訪了解到,近年來河南各地積極推進法治鄉村建設,讓法治建設走進百姓生活,基層治理的根基正逐步夯實。

  在河南三門峽市盧氏縣木桐鄉鳥橋村,幾條長凳圍着石桌,“涼亭夜話”如期開講。

  前段時間,村內一起因宅基地邊界引發的爭執險些讓矛盾激化,人民調解員陳國濤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用帶着鄉音的語調耐心調解:“邊界要清清楚楚,合同要明明白白。”隨後,村幹部當場取來紙筆描畫邊界,雙方最終同意按圖劃界、各讓一步。

  “以前吵到臉紅脖子粗,現在心裏服氣得很。”圍觀村民忍不住感慨,在同一張石桌上講法理、擺事實,“爭高低”變成了“講道理”,矛盾在村口就化解了。

  針對不同群體的接受習慣,三門峽的普法工作既“走心”也“走新”。

  “家人們注意啦!陌生來電讓轉賬,一律挂掉別上當……”三門峽的短視頻&&上,AI虛擬主播“星小法”正用活潑的語氣講解反詐知識,成了年輕人追捧的“普法網紅”;面對老年群體,“涼亭夜話”等面對面交流,邊拉家常邊解讀法律條文,讓法律意識悄悄走進群眾心中。

  “不同群體的接受習慣差異大,只有精準對接需求,才能讓普法真正見效。”三門峽當地幹部説。

  河南新鄉市輝縣市孟莊鎮南李莊村曾被紅白事大操大辦的陋習困擾。“前幾年誰家辦喜事,都要比酒席桌數、比菜品檔次,不少村民為撐‘面子’甚至借錢辦酒席。”南李莊村黨支部書記范海濤回憶,這股攀比之風讓不少家庭苦不堪言。2018年,村兩委索性把這個“面子難題”擺上村民代表大會。

  村民直言:“攀比害人害己,咱不能光顧‘面子’丟了‘裏子’。”

  在鎮司法所指導下,南李莊村制定了紅白事管理相關規定,明確桌數上限、菜品標準和車輛規模,還將其寫入村規民約,由“法律明白人”挨家挨戶上門宣講解讀。村裏的“法律監督員”每天在村裏巡查,遇到違規行為及時上前勸阻、登記處置。

  幾年下來,“大操大辦”的舊習俗悄然退場,節儉樸素成了村裏的新風尚。“以前一場婚宴要近十萬元,現在控制在合理範圍,家裏負擔輕了,人情往來也更和氣。”村民王海根笑着算起了“減負賬”。

  除了制度約束,科技賦能讓鄉村治理更高效。點開“智慧南李莊”線上&&,政策學習、積分兌換、問題直報等功能一應俱全。南李莊村村民劉娟説:“去年村裏籌備慶祝活動,活動徵集通知剛一發布,二十多名年輕人就在線報名參與節目編排。有事網上一説,很快就有人來響應支持。”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