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4.2萬億元,與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率為14.0%,較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國辦印發《關於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到中辦、國辦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再到國務院近期召開專門會議進行相關部署,國家層面持續推進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各地也不斷落實相關政策,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提升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高效銜接完善網絡
對製造業大省廣東而言,提升鐵路貨運量及周轉量佔比、降低多式聯運全鏈條物流成本,對提升物流效率至關重要。
“從最初每月不到10列,到現在每週固定開行多列,‘鋼鐵駝隊’越來越忙了!”在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廣州交投國際班列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班列業務負責人李思強指着整裝待發的集裝箱告訴記者。
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作為“十四五”期間大灣區最大的生産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正以增城西站為核心,加速建設成為大灣區國際班列集結中心。截至今年9月,增城西站累計發運國際班列1398列、貨值達351.5億元,發貨量佔廣東全省的37%,網絡覆蓋歐洲、中亞、東盟等地區的17個國家34個城市。
近日,宜昌三峽樞紐多式聯運等4個國家示範工程通過驗收,湖北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創建數量、命名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湖北基礎設施“硬聯通”正在持續強化。目前,重要港口已基本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覆蓋,武漢、宜昌等六大重點港區全部接入鐵路專用線,鐵水聯運通道高效貫通。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到2027年,全省鐵路貨物運輸周轉量較2023年增長10%左右,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左右。
作為浙江杭州首個千噸級內河港口,杭州市錢塘區下沙港開港以來已形成覆蓋13條航線的水運網絡,17艘64標箱船舶構建起高效運力體系。錢塘區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科科長黃青峰介紹,下沙港通過與京杭運河二通道及八堡船閘協同運作,實現海河高效銜接。以下沙港至寧波港航線為例,相較公路運輸,單箱物流成本能降低300元以上,綜合成本下降20%。此外,下沙港還為企業定制“門到港”包乾服務,降低預提費、落箱費等成本。
資源整合打通堵點
在湖北崇陽縣肖嶺鄉泉陂村,一輛無人快遞車正沿着村道平穩行駛,遇到行人減速禮讓。車輛到達取件點後,村民掃碼開箱即可取件。“它一天來兩三次,取快遞比以前方便多了。”村民黎言對這項“黑科技”讚不絕口。
崇陽縣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陳輝算了一筆賬:傳統模式下偏遠山村兩天配送一次,如今無人快遞車每日配送2次,快遞量同比增長30%。6輛無人快遞車日配送量突破1萬件。
為推進物流業全面發展,浙江鼓勵物流業“上樓”,開發多層物流園區、自動化立體倉庫,提高物流開發強度。仙居縣交通運輸局行業管理科工作人員曹楊陽&&,2025年縣裏啟動了配送中心建設,建成後可容納多家快遞公司入園,郵件量預計佔該縣快遞企業的70%以上。園區還將投入全自動分揀機器設備,整合資源組建共配車隊,減少車輛及用工成本,打通物流業循環通道。
國鐵廣州局攜手增城海關,整合全鏈條運輸資源,採用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站式”服務模式,開通從增城西站首發的“中吉烏”多式聯運班列,實現全程物流一次承運、海關監管“一單貫通”,將整體通關效率提升30%以上。“貨物只需在啟運地辦理一次海關手續,全程運輸時間節省2天以上。”廣州全速通報關有限公司總經理駱彩妃説。
服務創新降低成本
浙江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運費貸”“倉單質押”等金融産品,讓“真金白銀”流向企業。
紹興市柯橋區森瑞托運部是當地一家物流企業。去年末,該企業計劃擴大貨運物流代理量,向招商銀行紹興分行申請小微企業貸款。“我們積極響應客戶需求、高效辦理業務,在一週內為客戶提供授信140萬元,用於補充托運部日常經營周轉。今年6月初,隨着市場利率下行,我們主動下調貸款利率10個基點,減少客戶融資成本。”招商銀行紹興分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吳飛均&&,未來將繼續與紹興地區物流協會緊密合作,持續推出支持政策,降低物流企業融資成本。
湖北持續推進客貨郵融合,降低快遞運輸成本。在湖北赤壁康華物流園寄遞物流公共配送中心,郵件在這裡完成統一分撥,“乘坐”客貨共用的定制車輛,沿“村村通”公交線路,完成“點對點”送達。據介紹,這種客貨郵融合模式已在全省推廣。截至9月底,湖北已建成縣級客貨郵綜合服務中心71個、鎮級服務站587個,開通合作線路719條。今年以來,客車代運郵件量達1178萬件,形成了“機制共建、資源共配、模式共創、服務共享”的客貨郵融合發展路徑。(記者 鄭 楊 董慶森 李 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