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28日電 題: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助力打造區域經濟合作新範式
新華社記者黃耀滕、朱麗莉、田子駿
27日,在廣西柳州市的廣西汽車集團車輛事業部總裝車間,舉行了向東盟出口的第5000輛整車發車儀式。這是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不斷升級下,廣西汽車産業國際化發展的新成果。
28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簽署。3.0版升級共涵蓋9個領域,包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和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衞生與植物衞生措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
“我們集團持續深耕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尼等東盟核心市場,出口的車輛涵蓋高爾夫球車、觀光車、摩托車等多種車型,截至27日,向東盟市場出口額已突破2億元。”廣西汽車集團創新發展部總監、五菱新能源副總經理奉雪説,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的簽署,將為廣西企業拓展東盟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中國與東盟自2002年開啟自貿區建設進程,2010年自貿區1.0版全面建成。自貿區建立後,雙方對超過90%的産品實行零關稅。中國對東盟平均關稅從9.8%降到0.1%,東盟六個老成員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12.8%降到0.6%。2015年,中國與東盟完成自貿區2.0版升級。自貿區3.0版建設於2022年11月正式啟動,2025年5月全面完成談判。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是雙方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制度回應,是區域經濟合作的新範式。”外交學院國際經濟學院副教授何敏説,3.0版進一步破除制度壁壘,通過規則對接與標準互認,推動雙方合作從“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躍升。3.0版的簽署不僅是雙方應對內外挑戰的戰略舉措,更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邁向更高水平、共建更具韌性和包容性區域經濟共同體的必然。
這是9月17日拍攝的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當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政策紅利推動下,中國連續16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對東盟的進出口總值5.57萬億元,同比增長9.6%,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6.6%,東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卿認為,自貿區3.0版將推動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更深、更新、更廣。“3.0版涵蓋了很多新興領域,強調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的共建與統一,深度上還關注雙方的中小微企業,這有助於中國與東盟建立更具有韌性和更穩健的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實現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近年來,中國汽車生産商上汽通用五菱在東盟國家經貿投資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公司在印尼建立首個全資海外生産基地,目前累計總投資超過10億美元。從跨國建廠到跨國建“鏈”,上汽通用五菱已帶領17家中國産業鏈企業“走出去”,同超過60家印尼本土供應商建立合作。
“自貿區3.0版將促進標準互認與合格評定結果承認,承諾在制定自身標準時可參用對方標準,鼓勵承認彼此的合格評定結果,聯合製定合格評定程序。這將減少企業在區域國家進行重復檢測和認證的成本和時間,讓企業更高效地將産品推向雙方市場,提升企業競爭力。”上汽通用五菱研發質量首席技術官黃訓説。
“傳統自由貿易協定主要聚焦貨物貿易的關稅減讓,3.0版更多地轉向雙方規則、規章制度方面的‘軟聯通’,向制度性開放進行轉變,這是3.0版的重要升級與亮點。”中國社科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説,3.0版將進一步消除中國與東盟合作不確定性因素,成為深化雙方經貿合作的新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