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受多重因素影響,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但主要指標累計增速保持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展現出較強韌性和活力。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7月份國際環境複雜嚴峻,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影響持續,國內部分地區出現高溫、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對經濟運行造成短期衝擊。面對複雜局面,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作為、攻堅克難,加緊實施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縱深推進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生産需求持續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成長壯大,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發展新動能穩步成長
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雖比上月有所回落,但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2%,繼續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裝備製造業增勢較好,繼續發揮工業生産“壓艙石”作用。7月份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支撐作用明顯。
高端化綠色化態勢持續。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發展,以高技術製造業、綠色産品為代表的新質生産力穩步壯大。7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其中集成電路、電子專用材料製造行業分別增長26.9%和21.7%。3D打印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的産量分別增長24.2%和21.4%。綠色低碳産品産量快速增長,7月份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産量分別增長17.1%、29.4%、19.3%。
數智化轉型穩步推進。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大潮推動下,數字産品製造、智能産品生産發展向好,7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産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持續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其中智能設備製造、電子元器件及設備製造分別增長13.4%和11%。人工智能應用快速推進,相關行業發展向好,7月份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産量分別增長24%、12.8%。
“兩重”建設穩步推進,“兩新”工作加力擴圍,對工業生産帶動作用持續顯現。設備更新帶動下,7月份船舶及相關裝置製造、電機製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9.7%和15.9%。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7月份電動自行車、5G智能手機産量分別增長45.3%、8.1%。
付凌暉&&,總的來看,7月份工業生産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繼續提升。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複雜嚴峻,部分行業供求矛盾仍較突出,工業企業盈利依然承壓。下階段,工業生産發展向好具有較多有利條件,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強化創新驅動,大力培育新質生産力,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消費擴大態勢沒有改變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了消費潛力的釋放,促進經濟平穩運行。7月份社會銷售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但服務市場銷售總體穩定,前7個月服務零售額增長5.2%,與上半年基本持平。“如果將商品和服務零售合併,初步測算,前7個月同比增長5%左右,今年以來整體保持穩中有升,表明消費擴大態勢沒有改變。”付凌暉&&。
從商品零售看,以舊換新相關和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對相關商品銷售帶動作用繼續顯現,7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傢具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8.7%、13.8%、20.6%、14.9%,均明顯快於商品零售額增速,繼續支撐商品銷售增長。居民消費品質提升,對文化、體育、娛樂商品需求擴大,帶動相關商品銷售增長。7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3.7%和8.2%。
從服務零售看,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相關服務零售增長較快。暑期居民出游需求集中釋放,各地積極發展文旅消費新模式,以多元化供給為擴大消費注入新動力,體育賽事、電影、演出市場比較活躍,文旅休閒等相關消費較快增長。前7個月,旅游諮詢租賃服務類、交通出行服務類、文體休閒服務類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數字影音、網絡娛樂等服務需求持續擴大,居民信息服務零售保持較快增長。前7個月通訊信息服務類零售額增長超過10%,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
從發展趨勢看,線上消費、新興消費發展向好,網上零售、即時零售等新業態便捷高效,受到消費者歡迎。前7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成熟,銀發經濟、首發經濟等快速發展,消費新增長點不斷涌現。
付凌暉&&,當前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仍待提升,消費內生動力仍待增強。下階段,要繼續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持續完善消費環境,促進消費市場穩定發展。
經濟平穩運行有支撐
展望下階段,儘管經濟運行中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8個百分點,這也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在增強。
市場需求擴大有支撐。從消費看,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成效繼續顯現,消費潛能不斷釋放。擴大商品消費、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穩步推進,將繼續支撐消費擴大。從出口看,儘管面臨個別國家高關稅影響,但我國外貿經營主體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貨物出口量增質升,外貿韌性繼續彰顯。市場需求的擴大為經濟平穩運行創造有利條件。
新質生産力積極發展。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新增長點不斷拓展。高技術産業較快增長,對經濟支撐作用持續增強。産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促進了新興行業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廣泛應用顯著提升了算力需求,帶動服務器産量大幅增長。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經濟循環得到改善,外貿發展更具韌性更有活力。隨着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大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國內國際雙循環將進一步暢通。
宏觀政策持續顯效。今年以來,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加緊實施,帶動生産需求擴大,促進了經濟穩定增長。隨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等政策效果顯現,將有利於推動經濟平穩運行。
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付凌暉&&,下階段,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釋放內需潛力,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記者 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