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南京7月16日電 下午6點,江蘇省泗洪縣花漾名門小區3號樓前,居民陳建國熟練地將電動車停進嶄新的車棚,手機掃碼、充電。“以前從樓上甩電線下來充電,下雨天膽戰心驚。現在走兩步就能充,安全省心。”這些惠及千家萬戶的安全充電設施,其源頭,竟是一筆由“沉睡數據”換來的真金白銀。
近期,泗洪縣城市建設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泗洪城投集團”)在泗洪縣國資辦的指導下,成功完成江蘇省縣域首例國有企業全流程數據資産價值轉化項目。通過創新性激活停車資源運營、非機動車出行等6類核心數據資源,實現數據資産從確權評估到質押融資的全鏈條突破,為區域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複製的“泗洪樣板”。
數據生金:無形資産撬動500萬元真金白銀
在泗洪城投集團智慧停車調度中心,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着全縣4672個公共泊位的使用狀態、103條路段的車流信息、3萬餘個充電樁的運行數據。海量信息流晝夜不息,曾經只是存儲於服務器的“沉睡資産”。
“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帶來了轉機。”泗洪城投集團副總經理許昌峰介紹,2025年初,集團啟動國有企業全流程數據資産價值轉化項目,系統盤活停車管理、客流統計、單車充電等數據,建立資源目錄,並聯合華東江蘇大數據交易中心完成專業評估。
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泗洪城投集團持有的“智慧出行停車與單車充電數據集”(含4400余萬條數據),市場價值達896.8萬元。6月,該批數據資産經確權登記後成功質押,獲得中國銀行泗洪支行500萬元授信。“這是‘無形數據’變‘有形資金’的關鍵一躍!”許昌峰説。
活水潤民:精準滴灌,剪斷“飛線”保安全
融資落地,這筆“數據錢”流向何方?泗洪城投集團的答案明確而堅定:反哺民生痛點,優先解決百姓身邊的安全隱患——電動自行車充電難題。
走進高莊花園等老舊小區,曾經的“飛線充電”景象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配備雨棚、監控和自動滅火裝置的嶄新智能充電樁。
“我們小區電動車保有量大,過去最怕的就是充電起火,天天提心吊膽。”物業經理指着新安裝的電梯阻車(梯控)系統説,“現在電梯能自動識別電動車,禁止入內,充電樁裝了煙感滅火彈,安全系數大大提升。”
這正是數據融資最直接的民生落點。泗洪城投集團利用這筆500萬元數據資産質押融資,作為關鍵啟動資金和重要組成部分,全力投入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這500萬元就像一條關鍵的‘引水渠’,有效撬動了更大規模的安全充電工程。”許昌峰介紹,2025年,泗洪城投集團計劃投入超8000萬元,新建電動車充電口約25700個,惠及全縣140余個居民小區和城區重要公共節點,讓更多居民告別“飛線”風險。
未來方向:數據價值延伸賦能智慧出行
此次融資主要定向投入充電樁建設,但數據價值的釋放遠不止於此。泗洪城投集團正積極規劃下一步:利用數據資産持續産生的價值及其示範效應,未來將投入資金升級智慧停車系統,讓“停車難”進一步緩解。
“想象一下,以後送孩子上學,打開App就能看到學校周邊哪有空車位,一鍵導航過去,不用再兜圈子。”許昌峰描繪着藍圖,“數據賦能智慧出行,提升效率、改善體驗,這是數據反哺民生的長遠方向。”
泗洪此次破冰實踐,為縣域國企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探索出一條清晰路徑:緊抓政策窗口期,築牢合規安全底線,精準對接民生需求。
“數據資産化不是終點,而是激活價值循環的新起點。”泗洪城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戴周龍説,此次突破成功構建了“資源清查—合規治理—價值評估—金融轉化—民生反哺”的完整閉環,標誌着企業在優化國有資産配置、培育新質生産力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泗洪城投集團將持續深化數據要素開發,向水務、交通等更多公共領域推廣,讓更多“沉睡數據”化作潤澤民生的源頭活水。
從評估報告上冰冷的數字,到街頭巷尾可感可及的安全與便捷,泗洪用實踐生動詮釋:數據唯有融入民生“脈動”,精準解決百姓痛點,方能真正被“激活”,成為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與幸福生活升級的澎湃新動能。(蔡倩蕊 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