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氣候變化加劇極端高溫 多國生産生活受影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5 20:02:43
來源:新華網

特稿丨氣候變化加劇極端高溫 多國生産生活受影響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特稿|氣候變化加劇極端高溫 多國生産生活受影響

  新華社記者

  今年北半球入夏以來,多國遭遇極端高溫侵襲,中暑病例激增、農作物減産、森林火災頻發……氣候變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威脅人類健康與社會運轉。

  多國專家警告,極端天氣正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強烈,人類必須加快適應步伐。

  2025年7月2日,直升機在西班牙列伊達的森林火災中滅火。西班牙連日來遭遇強熱浪侵襲,高溫導致各地森林火災風險上升。該國東北部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列伊達近日發生森林火災。新華社發(胡安·戈薩攝)

  全球多地高溫頻現

  克羅地亞近來頻頻遭遇高溫天氣,包括首都薩格勒布、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在內的主要城市最高氣溫普遍在37攝氏度左右,個別城市最高氣溫甚至超過40攝氏度。

  日本氣象廳10日發布的天氣預報顯示,除沖繩外,整個日本16日起將出現“顯著高溫”。日本6月的月均氣溫剛剛創下1898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

  韓國疾病管理廳7日説,由於韓國今年高溫天氣出現早、持續時間長,該國5月20日至7月6日高溫相關病症就醫人數同比激增83.2%。韓國媒體13日報道,熱浪推高白菜、西瓜、蘿蔔等農産品價格,一個西瓜均價逼近3萬韓元(約合156元人民幣)。

  斯洛文尼亞環境署近日&&,該國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炎熱、最乾旱的6月,當月降水量僅為1991年至2020年同期平均值的24%。斯洛文尼亞農林商會警告説,乾旱正嚴重影響全國農業生産,牲畜養殖已因飼料短缺陷入困境。由於森林中食物匱乏,野生動物到林區外覓食。

  受高溫乾燥天氣影響,希臘、法國、西班牙、美國等多國發生野火。土耳其政府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10天該國發生了761起野火,導致大量房屋受損,數以萬計民眾被緊急疏散。

  近期,熱浪繼續炙烤美國西南部地區,多個城市刷新高溫紀錄。今日美國網站日前報道説,破紀錄的高溫已漸成常態,致使電網承壓,道路擁堵加劇,急診室人滿為患。

  2025年7月12日,人們在英國南部布賴頓的海灘休閒。英國氣象局11日發布公告説,英格蘭大部分地區都已達到熱浪標準,高溫健康警報已升級為琥珀色。這是英國今年夏季遭遇的第三波熱浪。新華社發

  多種因素共同造成

  德國氣象局氣象學家馬爾科·馬尼塔説,德國近來的高溫狀況由多種因素促成,包括強大的高壓系統、連續的陽光照射、地中海水溫偏高等,高壓系統在西南歐引發的“熱穹頂”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國。

  德國《焦點》周刊網站援引氣象學家的分析指出,厄爾尼諾事件向拉尼娜事件的轉換也可能通過影響西非地區的降雨,造成歐洲出現炎熱的夏季。

  多國專家&&,熱浪可能由多種因素引發,但氣候變化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導致極端高溫的發生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不斷增加。

  英國雷丁大學氣候專家理查德·艾倫&&,夏季高溫本是自然天氣模式,而氣候變化卻加劇了這一模式,將原本可能只是適度溫暖的狀態轉變為熱浪。

  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氣候專家米爾科·奧爾利奇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氣溫不斷上升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人們將越來越頻繁、強烈地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包括高溫、乾旱、火災、洪災等。

  斯洛文尼亞環境署氣象學家馬婭·奧格林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此次該國出現破紀錄的熱浪源於氣候變暖的大趨勢。這種長期變暖抬高了基線溫度,使得極端高溫事件更易發生且強度更大。數據顯示,近年來斯洛文尼亞熱浪發生的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且往往在夏季更早時段出現。

   2025年7月10日,游客在日本大阪世博會園區內游覽參觀。近日,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日本氣象廳和環境省向多地發布“中暑警戒警報”,提醒民眾注意防暑。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多措並舉適應變化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持續的高溫天氣可能引發脫水、中暑、腎損傷,加劇心血管、呼吸道等相關慢性疾病造成的健康風險,因此個人一定要做好防護,盡量遠離高溫環境,保持室內和身體涼爽並及時補水,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就醫。

  面對高溫來襲,各國政府紛紛發布警報、指南等提醒民眾注意防護。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公共衞生專家何志偉等學者在當地媒體上呼籲重視綜合考量氣溫、濕度、風速等對人體影響的“熱力指數”,因為該指標更能準確反映高溫對人體健康的實際威脅。

  何志偉説,高溫與高濕環境會影響人體汗液蒸發,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室外或通風不良環境中的工作者尤其需要注意。相關應對措施包括加強實時高溫預警、調整工作時間、改善工作場所通風條件、提供陰涼休息區等,而要實現這些需要社會各界加強協作。

  專家指出,高溫不僅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還會對農業、林業、旅游、金融、交通等諸多社會經濟領域産生不利影響。面對熱浪引發的菜價上漲,韓國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穩物價措施,並向市場投放儲備白菜。

  曾在世衛組織工作多年的英國知名公共衞生專家約翰·阿什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人們必須開始採取補救措施來應對氣溫上升,包括水資源管理、綠化空間、大規模植樹造林、為城鎮提供遮陰、建築改造等。

  據奧格林介紹,斯洛文尼亞已認識到氣候變化會增加極端高溫的風險,該國正從政策規劃、基礎設施改造、水資源管理和災害風險削減等多方面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實施長期氣候變化適應措施。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