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可為 正當其時——5位企業家代表共話民營經濟未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6 10:08:3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大有可為 正當其時——5位企業家代表共話民營經濟未來

字體:

  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堅定做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這一主題共話民營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未來。代表們一致認為,在政策持續賦能、市場前景廣闊的當下,民營企業此時把握機遇“正當其時”,未來將“大有可為”。

  我國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支持,是企業家代表們感受最深、提及最多的發展底氣。

  “2014年,我國&&政策支持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從事航天科研生産活動,大力支持發展商業航天。作為一名航天人,我特別珍惜國家向民營企業開放商業航天的政策機遇。同時,我也看到商業航天未來市場前景非常廣闊,2018年我毅然決定向夢想出發,成立星河動力。”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百奇在會上&&,今年6月18日,證監會推出新政,在科創板設立科創成長層,將商業航天納入第五套標準。

  “我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商業航天未來一定大有可為。”劉百奇説。

  對於政策牽引下的企業發展之路,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臻也深有體會。

  “讓我感到振奮的不是某一個高光時刻,而是我們國家對於民營經濟發展持續&&的好政策。回顧鄂爾多斯集團40多年發展關鍵點,第一個十年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茁壯成長,第二個十年依靠市場導向、品牌建設成為了行業標杆,第三個十年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號召建成了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循環産業鏈。”

  一直以來,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翻看近年來政策清單,從頂層設計到精準實施,多部門在破除市場壁壘、保障款賬支付等方面&&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為民營企業發展增強信心,拓寬空間。

  伴隨着各項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市場潛力不斷挖掘,民營企業活力十足,創新成果頻出。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實有民營經濟組織1.85億戶,佔經營主體總量的96.76%,同比增長2.3%。

  談及企業成績,劉百奇&&,截至目前,星河動力完成了19次火箭發射任務,將81顆衛星送入太空,星河動力也成為國內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營火箭公司。

  同樣,深耕於新興産業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我們公司去年發布了G1這款人形機器人,發布以後,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大家也願意採購我們的機器人,今年出貨量相對去年有明顯增長。不單是我們公司,對整個機器人行業來説,今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科技發展趨勢非常明顯。”

  業內專家指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和豐富多元的應用場景,將為民營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産品迭代提供更為廣闊的機遇。

  “大有可為,昭示着這個時代給我們民營企業家廣闊的發展空間;正當其時,也是呼喚我們要扛起歷史的責任。”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雲&&,展望未來,伴隨着各項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民營經濟的明天會更加美好,政策的支持將會更加穩定長效,市場容量也會持續擴大,創新的活力愈發強勁有力。

  “我對民營經濟發展充滿了信心,因為有很好的政策、很好的土壤,這讓大家有更多的信心投入研發、投入生産,做出更多面向未來的新産品、新技術。”王興興説。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同樣認為,國家給民營企業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發展舞&,只要堅定發展信心,勇於創新、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相信民營企業一定能高質量發展。(記者 陳涵旸)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