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金種子”扎根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沃土——創新成果播種行動為宜賓開闢産業升級新路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1 16:11:23
來源:新華網

讓更多“金種子”扎根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沃土——創新成果播種行動為宜賓開闢産業升級新路徑

字體:

  為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2025年11月10至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聯合宜賓市人民政府成功舉辦創新成果播種行動暨“科産金一體化”專項路演活動(宜賓站)。活動以“創新驅動 播種未來”為主題,聚焦宜賓重點産業發展和企業創新需求,匯聚來自全國新能源、化工醫藥等領域的14項重大科技成果,通過專場路演形式,推動科研機構、企業、金融機構深度對接,在更大範圍上引入“科技動能”和“金融活水”,持續賦能優質中小企業培育,開闢宜賓産業升級新路徑。

  打造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新標杆

  産業革命始於技術創新,成於金融創新,興於産業創新。要加快推進這一進程,既需要優質科技成果的精準“播種”,又需要金融活水的傾力“灌溉”,更離不開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産業沃土堅實承載。三者形成“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新成果播種行動通過産業應用場景的強勁牽引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廣泛應用,以中國科學院8.8萬件存量待轉化的高質量發明專利為切入點,快速梳理各類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精準匹配産業發展需求和企業創新需求,引入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和産業政策的傾力施肥,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選種、育苗、培優”的全周期服務體系,為各領域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市場環境。

  宜賓強化科技資源支撐,匯聚22家國家級創新&&,傾力打造“宜見傾心 愛才如賓”人才生態城,近3年招引本科及以上人才5.23萬人、其中碩博士6795人。同時積極探索基金賦能、賽事牽引等新路徑,優化組建10億元人才基金,集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近4萬人,加速技術突破與産業升級。2024年全市研發經費投入達55.29億元,增速21.3%,是全省平均增速的2倍,創新動能日益強勁。通過實施“江源行動”,宜賓成功簽約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頂尖科研團隊6個,導入陳軍院士、成會明院士等專家領銜的高質量項目30余個,並率先在全省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揭榜挂帥”科技項目,吸引吳鋒院士、孫以澤院士等頂尖院士團隊揭榜,獲得省部級獎項6個,近30項成果居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創新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成效顯著。

  打造地方産業轉型升級新路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深入調研、挖掘宜賓市“4+4+N”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個性化創新需求,依託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大模型技術,推動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G12H鈣鈦礦/晶硅疊層電池組件”等14項重大科技成果精準匹配適宜場景,在金融資源精準賦能下,分領域開展多場專項路演。同時,邀請中國科學院、上交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組織多家投資銀行、商業銀行、投資基金、創投機構等金融機構代表參與,為優質科技成果在宜賓的産業沃土上落地、生根提供戰略指引和核心助力,進一步助力宜賓優化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打造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發展的“四川樣板”和“宜賓模式”。

  宜賓作為“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和“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近年來成功實現從“一黑一白”(煤炭、白酒)到“一藍一綠”(數字經濟、綠色新能源)的戰略性轉型,在持續鞏固傳統産業優勢的同時,培育出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等新興産業集群,聚集了海量優質中小企業,成為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發展的優質試驗場和絕佳承載地。在創新成果播種行動的賦能下,宜賓進一步深挖創新需求,對接創新成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助力更多技術專利加速轉化為發展紅利,促進地方重點産業強鏈補鏈延鏈固鏈。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將繼續聚焦各地産業發展和企業創新需求,推動創新成果播種行動在更多地區和更廣領域落地,為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注入新動能、開闢新路徑。

【糾錯】 【責任編輯: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