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日本今年為何頻繁“熊出沒”-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1 12:32:07
來源:新華網

新聞分析|日本今年為何頻繁“熊出沒”

字體:

  新華社東京11月11日電 新聞分析|日本今年為何頻繁“熊出沒”

  新華社記者錢錚

  日本近期頻繁發生熊襲擊人事件,致死人數已創歷史新高。也有一些熊闖入人類居住區,引發民眾不安。日本專家分析認為,熊大量出沒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近來,在日本各地,熊頻繁出沒於人類居住區,福井縣勝山市一家工廠內、山形縣米澤市一家溫泉旅館的房間裏、福島縣大玉村一家農場裏、青森縣西目屋村政府辦公樓、新潟縣阿賀野市一家建築公司院內等許多地方都遭到熊的入侵。熊襲擊致人受傷甚至死亡的消息也時有耳聞。

  日本全國範圍內熊出沒和傷人事件數量呈增長趨勢。據日本環境省統計,2023財年,日本共發生熊襲擊人事件198起,219人受人身傷害,其中死亡6人,這三個數字在當時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2025財年還沒結束,遭熊襲擊死亡的人數已達13人。

  熊為了維持冬眠期間生命所需養分,在秋天必須大量進食並以脂肪的形式囤積起來。因此,如果秋季山林裏的山果等熊的主要食物不足的話,熊就會跑到山下覓食。日本環境省、森林綜合研究所等機構的資料顯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長時間陰雨和暖冬等,橡子、山毛櫸果實等歉收的年份增加,在山裏找不到足夠食物的熊不得不擴大活動範圍,到低地甚至進入村落覓食。

  有專家認為,由於人口減少且居住分散,加上棄耕土地增加,森林與人類居住區之間界線逐漸模糊,使得熊更頻繁地出沒於人類居住區覓食。此外,在山下的村落裏,由於農業生産的機械化,需要的人力減少,無人看管的農地給熊創造了容易入侵的環境。農業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導致果樹、農作物成熟季節來不及收穫,也更容易引誘熊到來。

  但也有一些專家認為,熊頻繁出沒於人類居住區的根本原因並非是山果歉收、食物不夠,而是因為日本目前熊太多了。

  兵庫縣立大學教授橫山真弓參與兵庫縣防熊工作超過20年。他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説,山果歉收導致熊食物短缺只在秋季,但現在熊4月份開始就頻繁出沒了。

  日本環境省統計數據顯示,最近5年,每年4月就有幾百起熊出沒事件,今年4月份達到775起,5月份近2500起,6月份超過4000起。日本農林水産省林野廳下屬東北森林管理局從1989年開始一直調查山毛櫸結果情況,發現約七成的年份是歉收或嚴重歉收,但是以前日本“熊害”卻沒如今這般嚴重。

  橫山真弓介紹説,他們的研究顯示,日本熊的數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如果放任不管的話,5年後數量將翻倍。

  據日本環境省公布的數據,日本全國目前估算有熊約5.4萬頭。熊傷人事件的頻發迫使日本政府修訂《鳥獸保護管理法》,新設相關制度,即當熊侵入人類日常生活圈或很可能侵入且用槍以外的方法很難捕獲或來不及時,允許根據地方政府長官的判斷開槍獵熊。

  目前,“熊害”嚴重的一些地方正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採取一些防範措施,比如,給果園加裝電網,防止熊入侵;清除居所周圍的灌木和雜草以改善視野,使熊難以靠近;收穫的果實、農作物不堆放在屋外,要儲存在室內並上鎖;生鮮垃圾密封管理並保證沒有氣味泄漏等。

  長期從事熊的生態和生理研究的北海道大學教授坪田敏男對當地媒體説,幾乎所有的人身傷害都是偶發的,很多情況下是人太過專注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無意中與熊靠近,受驚的熊會條件反射地攻擊人。因此,進入熊的棲息地時隨身攜帶鈴鐺或收音機等非常重要,遠遠地讓熊知道有人的話,一般熊會躲避。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