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中國 | 一雙童鞋背後的中國“智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4 16:07:31
來源:新華網

“一”見中國 | 一雙童鞋背後的中國“智造”

字體:

眼下,童鞋廠商正準備迎接一場熱賣。

某電商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僅&&線上童鞋銷量預計為7500萬到1億雙。隨着家長對孩子腳部健康越來越重視,中國童鞋行業正悄然“升級”——從産品創新到生産研發,小小童鞋裝滿了“智造”元素。

先看鞋子本身,“黑科技”可不少。

以前,童鞋只是成人鞋改小。現在,品牌廠商則針對孩子腳的發育特點下足功夫。比如有品牌做了“3D打印學步鞋”,不用膠水粘,固化一次成型;鞋中間還靠AI算出來的“格子狀支撐”,該軟的地方軟、該撐的地方撐。還有能“監測健康”的童鞋,裏面裝設有傳感器,記錄孩子的運動數據,同時生成足部發育報告,幫家長提前發現孩子扁平足、內外八字等問題。

在材料上,更加突出環保實用。比如,森馬的一款學步鞋,鞋頭、後跟使用能回收的“玉米纖維”,鞋墊使用大豆纖維,幫助抗菌;安踏兒童“墩墩鞋”採用負碳菌絲基材料,通過生物發酵工藝實現二氧化碳凈吸收。

同時,童鞋也在持續根據兒童成長“階段”和“場景”做細分。

比如,基諾浦針對8-18個月學爬學走的寶寶,做了“倣象足”鞋底,接地面積大,輔助孩子維持平衡;泰蘭尼斯把0—16歲孩子的腳,分成6個發育階段,並按照孩子腳部對外界的感知、生理特徵等設計産品。

場景細分方面,“校園場景需要輕盈、抓地、防扭;戶外場景強調防滑、防潑水和支撐;跑步訓練場景則注重推進力與穩定性。”FILA KIDS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外觀設計上保留孩子喜歡的活力色彩和流線造型,並加入穩定支撐、防滑底紋、抗菌透氣內襯等功能,讓鞋子既有趣又可靠。

FILA KIDS親子聯動設計鞋款,增添時尚度與親子互動趣味性(品牌供圖)

再看研發和生産端,早就不是坐等流行到來,而是根據大模型數據預測,以及自動化生産配合,迅速完成交付。

“品牌專門的鞋履研發&&有鞋楦、鞋款、材料、工藝和産品品類數據庫,設計師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將想法轉化為設計。”百麗時尚集團兒童業務線母嬰品牌總經理毛海越説,企業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DTC(Direct-to-Consumer,直接面向消費者)渠道收集反饋,快速將兒童偏好洞察融入産品設計迭代,使新品更精準地匹配需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期待。

走進童鞋工廠,隨處可見“智能幫手”:安踏的産業園裏,堆垛機、穿梭車自己幾分鐘內即可完成找貨、取貨,從“人找貨”變為“貨找人”;有些工廠用AI自動劃線機,材料在哪、該畫什麼線,機器準確定位,再用全自動切割機按設計好的形狀切,最後自動縫紉機配合人工縫,比傳統人工效率至少高20%。

不少工廠還有“智慧大屏”,訂單進展、産值産量、質量檢測等關鍵數據一目了然。

8月19日,工人在福建莆田雙馳科技定制工廠店的智能工廠作業。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等到消費者購買階段,服務也更具專業性。

現在去一些童鞋店,能看到一台AI智能檢測儀,孩子站上去,十幾秒就能出報告,涵蓋足長、足寬、足弓高等具體數據,同時評估足弓發育好不好、有沒有拇趾外翻,再推薦合適的鞋款。“家長不用再憑感覺買,按數據選鞋,能減少不合適的鞋影響孩子骨骼發育的問題。”某童鞋品牌店員説。還有品牌設有AR試鞋、虛擬定制,不用脫鞋試,手機上就能看效果,選鞋更省心。

另外,針對兒童走失焦慮,斯凱奇推出過一款可適配蘋果Airtag的運動鞋,嵌入追蹤芯片後,能實現遠距離精準定位,滿足家長在複雜場景的安全監護需求。

某童鞋門店中的AI智能檢測儀器

“童鞋不再是成人鞋的縮小版,而是能滿足兒童不同階段腳型發育特點、不同細分運動場景需求的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鞋類産品。”中國皮革協會相關負責人&&。

《“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目前,我國智能製造工程紮實推進,已建成3.5萬多家基礎級、7000多家先進級、230多家卓越級智能工廠,為童鞋産業設定了發展坐標係。今年6月正式實施的新版《童鞋安全技術規範》則從標準層面劃定紅線,加速淘汰低質産能,為技術創新和品質升級掃清障礙,政策“組合拳”構建起童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

從“慢生産”到“快交付”,從“湊合穿”到“護成長”,小小童鞋,折射出“中國智造”的升級。(文/紀校玲)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