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電視專題片《放歌新時代》全景呈現中國文藝“百花園”-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3 08:54:55
來源:文匯報

三集電視專題片《放歌新時代》全景呈現中國文藝“百花園”

字體:

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説《雪山大地》作者楊志軍在青海果洛州創作采風。

  新時代中國文藝百花園氣象萬千、碩果纍纍,展現出昂揚自信的時代風貌。日前,三集電視專題片《放歌新時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熱播,全景再現中國文藝從“高原”邁向“高峰”的精彩歷程。

  多維架構

  集中巡禮為時代放歌之精品

  三集電視專題片《放歌新時代》多維架構、全景呈現十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一系列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精品力作。這部專題片用文藝工作者感受説話,用優秀作品説話,是新時代文藝十年來的一部集體記憶。

  《放歌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敘事起點,以《時代召喚》《人民期待》《新的使命》三個篇章,從把握時代脈動、聆聽人民期待、肩負新的使命層層遞進,對中國文藝界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凝聚的向心力、涌流的創造力,書寫澎湃激昂的時代答捲進行全景回顧,覆蓋電影、電視劇、舞&演出等多個藝術門類,並以豐富的視覺影像,勾勒新時代文藝事業發展繁榮鋪展開來的恢宏氣象。

  用優秀作品説話,《放歌新時代》集中巡禮為時代放歌之精品,《我和我的祖國》等電影、《人世間》等電視劇、《雪山大地》等小説,以及越劇《新龍門客棧》、舞劇《五星出東方》、組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雕塑《旗幟》等形式多樣的優秀文藝作品均得到回顧,從多領域、多視角準確把握時代的脈動,深刻捕捉時代精神。

  故事表達

  多元視角下的敘事微切口

  宏大敘事與個體敘事、國家高度與微小切口,是《放歌新時代》在敘事上的對立統一。在把握宏觀方向之時,它同時注重對作品創作故事細節、藝術家創作感受心得、社會各界對精品力作的反饋評價,做到大主題、小切口、微刻畫,將深刻的思想理論與鮮活的文藝創作相結合、與觀眾耳熟能詳的優秀作品相結合。

  把理論深度和煙火氣息相結合,專題片先後採訪數十位文藝名家和文藝工作者,用文藝工作者感受説話,或講述誕生背景、或總結創作心得、或直陳心路歷程。從表演藝術家牛犇83歲入黨的赤誠初心,到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多年堅守馬街書會的藝術情懷,再到表演藝術家李雪健一句“他們心裏裝的是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肺腑真言,充分表現了藝術家堅守藝術理想、與人民同行的情懷擔當。在回望熱播全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時,從編劇、主演、配角等不同角度來講述《覺醒年代》的創作手法、藝術宗旨、精神力量。“當你看到他(陳延年)回眸一笑,實際上那是陳獨秀的一個幻覺。一對真正的共産黨人父子,兩代革命英烈的這樣的一種真實的寫照!”電視劇《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説。

  價值引領

  以人民立場凝聚精神力量

  心懷“國之大者”、腳踩生活大地,《放歌新時代》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主題創作,抒寫中國人民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片中,觀眾看到再現了中國人民反貧困的壯舉,從東西協作、移民搬遷,教育扶貧、生態建設再到科技扶貧,呈現中國人民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獨特方法和解決路徑的《山海情》;以教育、信仰、希望為關鍵詞,回顧張桂梅校長幫助大山裏的女孩們用讀書改變命運的艱難歷程,書寫山區女性受教育困境的破局、呼喚當代女性價值持續綻放的《山花爛漫時》等優秀文藝作品。

  一批精品力作也踐行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兩創”原則。火爆全球的《黑神話·悟空》在節目中出現,《放歌新時代》這樣評價:游戲場景設計充分吸收了極具中國傳統美學的古建築元素,場景、對白、音樂、道具無一不帶着濃郁的中華文化特色,呈現出一個充滿魅力的東方神話世界。《只此青綠》也是植根人民的“兩創”精品,《放歌新時代》讚嘆其寫意精神,以“《千里江山圖》的美學提純”,並向世人宣告,傳世古畫在與舞蹈藝術的碰撞中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見習記者 臧韻傑)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