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大青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2 14:32:39
來源:新華網

夜巡大青山

字體: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夜巡大青山

  新華社記者王明玉

  “聽,這是蟈蟈兒和蟋蟀在合唱!大青山的四季,有春雨滴答,夏日風聲,秋季的落葉沙沙作響……”民警傅彬學着《動物世界》的播音腔,頗有幾分相似。

  “看!那是芭蕉心,可以做湯。這一路還有竹筍、野果、粽葉、八角,我們摘些回去做菜,可香了。”民警李宗波對山裏的美味如數家珍。

  正回味這有趣的山間夜話,“唰!”我突然腳下一滑,險些滾下山。傅彬拉了我一把説:“壓低重心走!”

  心驚肉跳的一滑,又把我帶入緊張的現實中來——這是12月3日22時40分,廣西崇左邊境管理支隊彬橋邊境派出所大青山警務室民警在崇山峻嶺中的一次例行夜巡,目標是5公里外中越邊境的一處界碑。這支常年駐守邊關的隊伍,平均年齡28歲。

  見我仍有些驚慌,傅彬安慰我説:“有一天狂風暴雨,我開車連繞10多個急轉彎,整輛車側翻在山崖邊,要不是有兩棵樹擋着,命就沒了。”

  山體滑坡、信號中斷、毒蟲叮咬……我眼中的驚心動魄,在他們口中雲淡風輕。一年300多天夜巡,18公里邊境線上的36塊界碑,早已深深印在腦海中,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們的朋友。

  23時50分許,我們抵達1018號界碑。傅彬和隊友們環繞一週,蹲下身子,仔細觀察地面上有無人員踩踏的痕跡,並對周圍拍照記錄,以備日後比對。

  山間重歸寂靜,皎潔的月光灑落在一張張青澀面龐上。

  不遠處嘩嘩的溪流聲愈發清晰。

  “那是什麼河?”

  “無名的小溪,和我們一樣。”來自湖南常德的傅彬是一名“95後”,從18歲到28歲一直堅守在邊境一線。

  “你結婚了沒有?有對象嗎?”

  ……

  突如其來的沉默,讓空氣凝固了幾秒。

  ……

  “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比那個她,對我來説更有意義。”他説。

  “哎,明早是不是該去張大媽家看看了?”民警農貴興拍了拍傅彬的肩膀,岔開了話題。

  除了巡邊,幫邊境村屯的群眾解決困難,也是民警們工作的日常。

  翻山越嶺幫村民找尋丟失的黃牛、忙前跑後為腿腳不便的老人辦理社保手續……這些家長裏短放在祖國邊陲,沒有一件是小事。

  凌晨1時30分許,警務室燈光又一次亮起。

  農貴興一頭扎進灶&。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雞蛋面端上桌,桌上還擺着砂糖橘、花生、紅薯,“這些都是附近阿婆送來的。”大家圍坐著吃了一頓熨帖的夜宵。

  夜涼如水,漆黑如墨,漫天星光與警務室的燈光交相輝映。

  “新年快到了,有什麼心願?”

  看著記者的相機,傅彬説:“背着單反走遍祖國萬里邊境線,也是很酷!”農貴興説:“沒看過雪,這個冬天想去東北走走。”李宗波拿出手機給大家看了看愛人和女兒的照片……

  清晨7時20分,當晨光照亮祖國,中越邊境線上,國歌激蕩大青山。大青山警務室這面國旗跟天安門廣場上那一面,同時升起。

  移民管理警察們面向祖國的晨曦,“敬禮!”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