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程教育中融入項目式教學精髓,探索適配多數工科高校的實施路徑,打通新工程教育理念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對於辦學規模較大的高校,需探索一條契合中國高等教育歷史發展脈絡及現狀的路徑,以高水平科研帶動高素質人才培養,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項目式教學。”中北大學校長陳錢這樣認為。
這份改革理唸有着深厚歷史淵源,中北大學立校之初便提出“學着做、做著學”的辦學理念,為如今的改革提供了歷史鏡鑒。
近年來,中北大學以“貫穿式、全整合、體系化”的改革理念,走出了一條適配大規模工科高校的項目式教學落地之路。
“五位一體”創新體系 平衡基礎與實踐
中北大學提出“貫穿式、全整合、體系化”項目式教學改革方案,核心是構建“貫穿人才培養方案、輻射專業課程體系、重構工程案例教學、注重實踐産品交付、自主培養工程師資”的五位一體能力培養體系。
改革以一條項目主線貫穿四年培養方案,輻射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製圖等公共基礎課。新生入學即可選擇一個項目,在公共基礎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共同指導下,帶着興趣逐級進階完成真實工程項目,最終培養設計創造未來世界的創新能力。這種設計既保持傳統課程體系完整性,又融入項目式教學實踐性,有效破解了“基礎不牢”與“實踐不足”的矛盾。

“每個專業設置多個‘貫穿項目’,學生可像選課一樣選擇感興趣的方向。”教務部部長王召巴介紹,此舉既保障基礎理論教學系統性,又通過項目遞進激發學生持續探索的興趣。
錨定“卡脖子”難題 構建遞進式項目群
改革的突破口源於真實工程問題。各專業教師團隊從行業“卡脖子”難題或重大科研項目中提煉教學素材,設計貫穿培養方案的項目主線。這種以項目發展邏輯為脈絡的思路,打破了傳統以“單門核心課程”或“某類核心課群”知識體系為框架的慣性思維,探索出更貼合地方高校辦學定位與學生成長規律的方案。
以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其“太陽能供暖系統設計、組裝與測試”項目源自國家能源局典型案例,貫穿8個子項目,覆蓋從系統調研到企業校驗的全流程。

項目設計遵循“成熟一項、實施一項”原則,各專業以3門以上核心課程為基礎,構建“理論+設計+製作+測試”的全鏈條項目群,確保能力培養階梯式上升。
打破學科壁壘 基礎課教師變身“工程導師”
改革的一大創新的是打破學科壁壘,讓基礎課教師深度參與工程項目:高等數學教師講解太陽能集熱管的微分方程模型,工程製圖課指導學生繪製供暖系統組件。

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建立專業教師與基礎課教師協同機制。以新能源專業為例,大一《高等數學》課程內容即與項目需求挂鉤,專業教師團隊為高數教師提供工程背景知識,共同開發教學案例、共命題、共閱卷。

“用二階微分方程描述集熱管溫度分佈,讓學生直觀看到數學的工程價值。”參與項目的高數教師&&,簡化模型成為課堂教學載體,實現了“學中用、用中學”的良性循環。
三級聯動+數據驅動 築牢改革落地保障
改革規模化推進的背後,是堅實的系統機制支撐。學校構建“校-院-專業”三級推進體系,在2023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要求54個工科專業全部設置貫穿式工程實踐項目,每個項目學分不低於5學分;同時制定課程質量標準,將工程案例納入教學大綱,開展課程質量評估,帶動課程教學整體改革。
技術賦能方面,學校開發“教學運行保障與質量提升AI&&”,實現項目全過程智能化管理。教師通過配套小程序,可線上發布階段性任務、實時答疑反饋、精準推送學習資源;&&自動記錄教學過程數據,形成可追溯電子檔案,為教學優化提供數據支撐。
資源保障上,推行“專業大類&&+全周期貫通”的整合模式,重點破解資源分散與利用效能不足的難題。學校遵循“縱向銜接實驗教學、綜合實踐周、畢業設計、雙創教育等實踐環節,橫向融通學院間、專業間、課程間資源壁壘”的思路打造實踐&&,已建成機械、電子、計算機、化工材料4個校級實踐&&,公共體育、公共藝術2個通識教育實踐&&及若干院級實踐&&。同時專項設立實踐教學耗材經費,年生均投入不低於300元,重點保障跨專業共享&&搭建、工程案例研發及教師實踐能力提升培訓,構建起“建得實、用得活、可持續”的實踐教學資源保障機制。
成效彰顯 從“單點突破”到“生態重塑”
如今,這場教學改革已覆蓋全校所有工科專業,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的優質項目。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MEMS傳感器項目、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精密機器人設計、通信工程專業的5G網絡智能家居安防、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軟包電池設計等,有效提升了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數據顯示,參與項目的學生在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均實現提升。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狀態。“通過完整參與一個實際項目,我不僅紮實掌握了專業知識,更學會了如何協作解決實際問題。”新能源專業大四學生王同學的話,道出了眾多學子的收穫。
“教師是改革縱深推進的關鍵變量。”陳錢&&,學校將持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激勵機制,為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據悉,中北大學正系統總結改革經驗,計劃將項目式教學向更深層次推進。未來,學校將聚焦“工程精英 時代棟樑”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戰略定力,傳承發揚“右玉精神”中攻堅克難、久久為功的奮鬥品格,通過持續性、深層次的教學改革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為培養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貢獻堅實的中北力量。(供稿:中北大學 董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