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大廠選擇登出牌照 小貸行業深度洗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3 10:16: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多家大廠選擇登出牌照 小貸行業深度洗牌

字體:

  3個月縮減數量超百家

  多家大廠選擇登出牌照 小貸行業深度洗牌

  繼搜狐旗下狐狸互聯網小額貸款(寧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狐狸小貸”)被登出試點資格之後,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小貸”)也於近日完成登出。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廣東、甘肅、江西、重慶、湖南、湖北、雲南、江蘇、大連、內蒙古、四川等多地公告登出、清退的小額貸款機構已超300家。我國小貸行業仍在深度洗牌。

  對此,業內專家&&,行業清退工作遠未結束,未來小貸公司需要依照相關政策作出調整,從頂層建立健全內控機制,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及市場需求來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

  多家小貸公司被清退

  10月16日,寧波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網顯示,同意取消狐狸小貸試點資格。根據相關批復,北侖區地方金融管理局將督促狐狸小貸履行取消試點資格後的經營主體責任,落實地方金融組織規範整治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規定,於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登出或公司名稱變更等程序。

  無獨有偶。10月13日,甘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發布公告,取消張掖市甘州區兆銀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資格。與此同時,平涼市崆峒區恒生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和民樂縣謙和祥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資格也雙雙被甘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取消。

  事實上,近年來,對小額貸款公司的強監管趨勢持續加強。今年7月份,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發布《關於督促“失聯”“空殼”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融資擔保公司(第一批)退出行業的公告》,包括深圳市東方金鈺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三家小額貸款公司被督促離場。此前,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也發布了第一批“失聯”“空殼”小額貸款公司名單,其中包括北京鳳凰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祥雲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公司。此外,2025年3月,雲南省發布了第一批“失聯”“空殼”小貸公司名單,其中名稱或經營範圍包含“小額貸款公司”的機構共有109家。

  依據央行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截至2025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4974家,較一季度末的5081家減少了107家;貸款餘額7361億元,上半年減少187億元。自今年1月份以來,全國多個省份啟動對不合規小額貸款公司的集中清退行動,僅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縮減的數量就已超過了2024年全年的減少量。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的通知》要求,對數量龐大的地方金融組織採取“控新增、降存量”的策略,對部分經營不善、風險較大或者已經處於空殼狀態的小貸公司予以清退,有助於凈化地方金融秩序,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未來,預計包括小貸公司在內的地方金融組織數量整體上將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地方小貸清退潮加速是大勢所趨,反映出各地監管部門對小貸機構的排查、摸底及清退工作日益常態化和基層化。”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認為,全國小貸機構數量縮減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從外部看,監管持續趨嚴成為推動小貸機構“出局”的重要因素;從內部看,部分小貸機構未能找準定位,在業務模式、發展方向上未能形成有效競爭力,因而主動選擇退出市場。

  互聯網大廠小貸也難獨善其身

  2025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提到非正常經營小額貸款公司退出,“對‘失聯’或‘空殼’小額貸款公司,省級地方金融管理機構應當向社會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的,引導相關公司到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名稱、經營範圍變更登記或登出登記”。

  據悉,阿里小貸是首家獲批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小貸業務的公司,早期曾運營過“淘寶貸款”“天貓訂單貸”等多款商戶融資産品,此後網商銀行逐步承接了阿里小貸的業務。到2022年11月,阿里小貸已無實際業務運營,獲監管批復退出小貸業務試點。2024年2月,阿里小貸發布清算組備案信息,正式進入清算登出程序。

  除阿里小貸之外,與阿里巴巴集團關聯的小貸機構還有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阿里小貸”)和重慶市阿里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小微小貸”)。其中,重慶阿里小貸在2017年更名為“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商誠小貸”),成為螞蟻集團旗下消費貸産品“借唄”的運營主體,阿里小微小貸則成為螞蟻“花唄”的運營主體。不過,螞蟻消費金融公司成立後承接了這兩家小貸機構運營的“借唄”“花唄”業務,這兩家公司隨後再次更名並在去年12月正式登出。

  對於互聯網大廠也未能成功運營小貸業務的原因,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對非主業驅動的公司而言,小貸業務既難形成協同效應,又面臨持續合規投入,與其負重前行,不如及時止損。大廠選擇登出冗余牌照、整合業務至持牌消金公司,既是滿足總量控制、聚焦主業的監管預期,也是提升資本效率、實現風險隔離的戰略舉措。

  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

  去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的通知》,力爭3年內壓降地方金融組織總量,清退“失聯”“空殼”及嚴重違規機構。

  從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來看,身份屬性定位不明、區域監管的分化與限制是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重點問題,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健康發展和持續服務能力。近年來,更加嚴格的行業監管也在壓縮小貸公司的生存和展業空間。

  在業內專家看來,隨着監管的持續深入與行業的不斷“洗牌”,小額貸款行業正在逐漸淘汰不合規、經營不善的機構,向着更加規範、健康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合規經營、特色化發展將成為小額貸款公司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立足的關鍵。

  “未來,小貸公司市場將出現分化,實力較強、發展規範的小貸公司要繼續發揮好主體作用,努力保持健康發展態勢:一是明確定位,回歸本源,以服務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主要目標,將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作為重點服務對象。二是應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從資金管理、催收管理、信息披露、保護客戶信息等方面進行規範,樹立起科學經營理念。三是加強風險防控,形成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完善風險監測體系,防患於未然。”董希淼分析稱。

  “從近年情況來看,監管部門重點關注小貸機構的業務運營情況、風險防控措施、合規經營情況。小貸公司需要依照相關新規條款及時作出調整,從頂層建立健全內控機制,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及市場需求來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蘇筱芮認為,對於監管層來説,除了整頓小貸公司以外,也可考慮盡快推動網絡小貸相關監管細則&&,重點關注以低註冊成本實施全國攬客的小貸機構。(記者 鐘源)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