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上,為進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生涯全過程,並轉化為廣大教師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共同開展策劃,推出“教育家精神萬里行”訪談欄目,邀請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深入研討、分享感悟,共同書寫好新時代的“強師答卷”。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洪元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詳細闡述了學校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着力打造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強國之師方面的舉措和經驗。
問題: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對高校教師弘揚教育家精神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學校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王洪元: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是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的必然舉措,也是我校黨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政治責任。廣大高校教師必須要進一步深刻學習領會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內涵、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對個人成長的指引作用,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教育家”為榜樣,培育涵養高尚師德師風,把教書育人作為第一學術職責,不斷精進育人本領,從做“教書匠”昇華到做“教育家”,矢志奉獻教育強國建設,讓時代需求與個人發展同頻共振;另一方面要自覺“站起來”主動擔當,着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有組織科研,致力於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以中國強師造就中國強校,以中國強校支撐教育強國。
具體到工作中,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始終堅持將教育家精神培育涵養融入教師發展全過程。一是開展“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學習實踐活動,掀起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熱潮。建立並堅持教師每週三集中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研討教育家精神;組建學校教育家精神宣講團,打造“弘揚教育家精神——我的育人故事講述”品牌活動,教師全員親身講述育人故事;培育選樹和重點建設“學習踐行教育家精神”示範學院(部)、教師黨支部(教研室),開展“弘揚教育家精神 高質量提升教師素養”系列研修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將教育家精神踐行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各環節。二是錨定青年教師,着力強化教育家精神培育涵養。我們深刻認識青年教師是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力軍,更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傳承者。持續實施“新教師發展領航計劃”,舉辦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培訓班,激發青年教師立德樹人內生動力;每年20人一批連續6年成建制選派128名青年教師赴定點幫扶地區內蒙古科右前旗支教1年,引導青年教師在鄉村振興偉大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讓教育家精神在青年教師心中紮下根、生出芽、結出果。
問題:當前,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對教育變革産生廣泛影響。在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學校主要推出了哪些舉措?
王洪元:近年來,我們緊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將教育數字化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人工智能學院,2025年又將“數智校園賦能工程”列為“十大工程”之一,積極探索數智賦能辦學治校,尤其是教師隊伍創新發展。一是編制實施《中長期教育數字化戰略規劃(2024—2035年)》,制定教師隊伍數字化管理長效聯動機制,前瞻謀劃運維體制、考核機制建設。二是聚焦“智慧+生態文明建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系統謀劃學科專業迭代升級,持續賦能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三是深入推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的教師團隊、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建設,加大知識圖譜、數字教材、智慧課程等方面標誌性成果産出,聚焦優勢學科專業打造核心課程“智慧+”系列教材。四是分類構建提升各支隊伍數字化素養培訓及課程體系,開展覆蓋面廣、場景多元、內容前沿、應用突出的幹部教師人工智能素養系列培訓研修,加速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北林強校建設。
問題: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在發揮高校專業優勢,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學校進行了哪些探索和實踐?
王洪元: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們將“教育強國建設,北林何為”作為學校建設發展時代命題並持續深入思考,將北林的辦學指導思想全面調整到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大局上來。
我們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一是引領全國高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闡釋和宣傳實踐。認真履行“全國高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書處”職責,牽頭成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校學習研究聯盟,組織專家學者開展重大專項研究,開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三進”教學資源。成立生態文明智庫中心,舉辦全國生態日主題活動,發出貢獻生態文明建設北林聲音。二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科技創新。構建全國唯一全口徑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學科專業體系,設立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建設交叉學科博士點,成立全國首家國家公園學院和首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專業,培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領軍人才。着力打造綠色科技創新策源地,歷史性承建“世界規模最大”國家林草種質資源庫、林業領域僅有的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長期科技服務“三北”等國家重大生態工程,舉辦全國首屆青年綠色科技創新大賽。三是多方位服務“大國外交”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國際傳播。拓展全球生態文明夥伴關係網絡,與12國高校建立合作關係。舉辦150位國際專家參加的全球生態治理(南森)大會。全面參與蒙古國“十億棵樹”計劃。牽頭建立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開展綠色科技創新合作。建立中法、中瑞國際聯合實驗室。聚焦服務生態文明建設開展有組織的國內合作,與四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戰略合作“全覆蓋”。
教育家精神源於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師道文化,在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閃耀時代光輝,《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的“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高質量教師隊伍保駕護航。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將始終堅持以教育家精神涵養“北林良師”,引導廣大教師堅定教育報國的理想信念,增強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責任感、使命感,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