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1/ 20 13:54:39
來源:新華網

【專家漫評】李立國解讀如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字體:

  “展望‘十四五’ 聚焦新發展”系列漫評之十四:

  李立國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通過3個五年規劃,把15年的階段戰略安排細化為持續推進的政策行動。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使教育事業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提供可靠保證,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全面提升教育服務貢獻能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該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必須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優化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同時,應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強關鍵學科建設,加快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産學研用一體化。此外,也要立足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需要,優化區域、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從四個方面着手。第一,要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應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破“五唯”為導向,以五類主體為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統集成、舉措破立結合、改革協同推進。第二,堅持“一個不低於、兩個確保”。就是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不低於4%,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同時,優化教育投入結構、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第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第四,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努力匯聚起教育系統和社會各方的更大合力。

  延伸閱讀:

  【專家漫評】金書秦解讀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專家漫評】白重恩解讀未來15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速度

  【專家漫評】余淼傑解讀中國發展“雙循環”的四個比較優勢

  【專家漫評】張佔斌解讀如何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專家漫評】張燕生解讀如何以科技創新驅動未來發展

  【專家漫評】丁元竹解讀如何繼續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專家漫評】黃文藝解讀如何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專家漫評】朱光耀解讀如何實現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戰略目標

  【專家漫評】朱光耀解讀如何有效應對八方面挑戰

  【專家漫評】陶文昭解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

  【專家漫評】劉俏解讀五年規劃的“變”與“不變”

  【專家漫評】張立群解讀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

  【專家漫評】張立群解讀五中全會公報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00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