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推進板塊改革 多層次資本市場包容性適應性不斷增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11:27:41
來源:上海證券報

縱深推進板塊改革 多層次資本市場包容性適應性不斷增強

字體:

  建設高質量的資本市場,需要完善多層次、廣覆蓋的市場體系。中國證監會黨委日前傳達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時強調,着力提高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充分發揮新三板、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等多層次股權市場培育功能,強化債券和期貨市場功能發揮。

  在業內人士看來,“十四五”期間,我國資本市場穩步構建起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十五五”期間,隨着改革舉措漸次落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有望更加包容、協調、貫通,並逐步成為服務新質生産力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關鍵樞紐。

  推動板塊改革是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間,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縱深推進,北交所設立並高質量建設,新三板改革持續深化,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股權市場穩步發展。

  同時,各市場板塊定位明確,功能互補、錯位發展、有機&&的格局逐步形成。其中,科創板堅持“硬科技”定位,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區域性股權市場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和上市規範培育功能。

  數據顯示,2025年8月,A股市場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近五年,九成以上新上市企業為科技企業或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佔比近八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佔比超一半;新三板累計向滬深北交易所輸送上市公司740家。

  “這種差異化布局打破了‘單一上市標準’的桎梏,實現了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到‘硬科技’龍頭的全周期資本覆蓋,讓資本精準流向創新領域,同時通過轉板機制形成‘培育—升級—退出’閉環,為經濟轉型注入長效動能。”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説。

  更好支持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優質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茁壯成長,需要進一步提升制度包容性。今年6月,證監會宣布了科創板“1+6”政策舉措,並提出“將在創業板正式啟用第三套標準,支持優質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6月以來,“兩創板”已新受理5家未盈利企業IPO申請。10月底,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貝特等3家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集體上市,成為首批增量的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科創板與創業板的改革,展現了資本市場從試點示範向“體系協同”深化演進的方向。科創板通過“1+6”系列改革舉措,如設立“成長層”、重啟第五套標準,顯著提升了對硬科技與前沿産業的包容度和覆蓋面。與此同時,創業板深化改革將在此基礎上優化上市標準,精準服務成長型創新企業,與科創板形成錯位發展、競合共進的格局。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證監會主席吳清近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證監會將啟動實施深化創業板改革,設置更加契合新興領域和未來産業創新創業企業特徵的上市標準,為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包容的金融服務。同時,將堅持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定位,持續推動北交所高質量發展,健全新三板市場差異化的掛牌、信披、交易制度,暢通三、四板對接機制,築牢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塔基和底座。

  開源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上述政策舉措延續了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各板塊錯位發展、功能互補、互聯互通的改革主線,同時又聚焦於解決現有直接融資體系與科技創新企業需求間的錯配。

  可以預期,隨着板塊改革縱深推進,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將為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風險特徵的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舞&,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産力企業的質效將有望進一步提升,資本活水將更精準地引向科技創新最前沿領域。(梁銀妍)

【糾錯】 【責任編輯: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