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是禪宗聖地、茶道之源,從小聞着茶香、聽着禪寺鐘聲長大的周方林一直想要復興徑山茶。

1988年,徑山村裏的集體土地第一次公開招投標。周方林很快就辭掉了自己在村裏的工作,他不僅承包下了徑山村的集體茶山,還另外掏錢租了荒山用來培植茶樹,大刀闊斧地開啟了自己的復興之路。

如今,周方林的女兒周穎,已經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在徑山村裏開起了茶主題民宿。在講好徑山故事的同時,也在積極謀求徑山茶的創新與發展。

初春二月,寒氣未消的凌霄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探茶人”。高海拔、大溫差,松軟的香灰土富含有機質,充沛的水汽和均勻的漫射光讓雲霧繚繞的徑山,尤其適合茶葉生長。

2012年,余杭區農業農村局&&到擅長茶葉品種選育的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希望他們提供幫助,根據徑山茶的標誌性特點,選育出屬於徑山茶的專用品種。

經過5年重復鑒定,12個重點材料脫穎而出,育種團隊經過反復評測,最終又從這12個精挑細選的重點材料裏選出了最符合徑山茶特質的“徑山1號”“徑山2號”兩個徑山茶專用品種。

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如何讓大徑山的禪茶文化為當代中國發展、世界和平作貢獻,生活此間的人們從未停止思考。

這間開在德國法蘭克福市的中式茶館是德國目前最大的茶道館,它的主人不是中國人,而是一位年逾七十的德國老人蓋哈德·塔姆。

蓋哈德在退休前一直從事航空信息業,在與中國打交道的30多年間,可以療心的中國茶讓他成為了中國茶文化的熱愛者。

中華五千年文明誕於華夏,同屬世界。百川歸海的中華文明必將於新時代攜手世界,共鑄人類文明的新輝煌!

統籌:李傑、王健、李佳琳
編導:吳昊
記者:王懌文、李濤
包裝: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
浙江衛視
聯合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