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伊斯蘭國”,美國有多少誠意?
====== 美國全力以赴了嗎? ======

佔據多重優勢 美國為何難出重拳?
從實際情況看,美國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顯然沒有全力以赴。
在戰略層面,美國的軍事行動僅限於空襲和向美國可以利用的當地武裝力量提供幫助。敘利亞政府作為打擊“伊斯蘭國”的重要力量,卻被美國拒之門外。庫爾德武裝是反“伊斯蘭國”的生力軍,但是美國顧忌土耳其,不願意給予庫爾德人更多軍援。其次,美國擔心被拖進又一場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一直避免投入全力打擊“伊斯蘭國”,所以拒絕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第三,美國擔心自己在軍事上投入太多,可能被極端勢力所利用,進一步刺激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反美、仇美情緒。
在戰術層面,“伊斯蘭國”主要採取以遊擊戰、心理戰、宣傳戰為主的非對稱戰術,並把隨意殘殺、綁架平民作為常用手段。據報道,“伊斯蘭國”已經在它所控制的一些城鎮挖掘了地道,並準備了自殺式襲擊者,準備決一死戰。反觀美國,不僅缺乏對付遊擊戰的有效辦法,而且顯然也不願意同一幫亡命徒正面交鋒。
另外,針對“伊斯蘭國”的反恐戰爭不同於國與國之間的常規戰爭。很多軍事專家指出,美國所擁有的各種常規裝備和現代化武器,主要是針對國與國常規戰爭而設計的,未必適用於反恐戰爭的需要。
分析師:美國消滅“伊斯蘭國”的誠意值得懷疑
敘利亞分析師哈立德·馬特魯德&&,美國消滅“伊斯蘭國”的誠意值得懷疑。他説,美國已不止一次嘴上説“下決心”消滅“伊斯蘭國”,但作出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認為,美國上述表態只是為了順應眼下敘利亞政治進程開啟大勢而塑造自身正面形象,而且也不排除美國有牽制敘利亞和俄羅斯反恐力量,為自己支持的武裝組織贏得喘息機會的目的。 >>>詳細
過去15年,美國中東政策的最大敗筆是什麼?
回顧過去15年,美國中東政策的最大敗筆,是粗暴打破中東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歷經多次戰爭和苦難構建起來的各種平衡,而新的平衡又難以在短期內建立起來,使得各種極端思潮在當地氾濫,政局混亂,恐怖勢力借機崛起。
被美國打破的平衡包括:中東地區保守派、溫和派和激進派之間的相互牽制、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教派平衡、親以色列派和反以色列派之間以及親西方派和反西方派之間的政治平衡等。
可以説,中東地區今天出現的各種亂象,都與美國中東政策的“敗筆”息息相關。在中東舊有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出現之前,中東局勢將難以穩定下來,而重構平衡的過程恐怕將漫長而痛苦。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