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美國增兵,能端掉“伊斯蘭國”老巢嗎?

2016年04月19日 18:49:42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國際觀察)美國增兵,能端掉“伊斯蘭國”老巢嗎?

  新華社記者劉萬利 楊臻 陸佳飛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18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宣布,美國將向伊拉克增派200多人的部隊以及若干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卡特此前&&,美國將加強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但有分析人士懷疑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誠意,認為目前要攻佔其在伊敘兩國的大本營摩蘇爾和拉卡還存在諸多困難,清除“伊斯蘭國”勢力短期內難以實現。

  美國表態另有意圖

  卡特18日在巴格達宣布的增兵計劃是美軍近一年內首次較大規模向伊增派部隊,也是美國首次在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向伊部署“阿帕奇”直升機。

  根據上述計劃,駐伊美軍人數將從現在的3870增加至4087人。與以往派駐伊拉克的美軍人員基本部署在後方不同,此次增派的美軍人員絕大多數將“嵌入”在前線的伊拉克部隊中,指導和協助伊拉克人打擊“伊斯蘭國”。

  而此前在訪問阿聯酋時,卡特&&,他將與美軍指揮官們進行會談,以確定美國對伊敘兩國境內“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加強打擊的更多方式,包括更多空襲、網絡攻擊以及出動美軍地面部隊。

  卡特做出上述表態是在美國國防部正式宣布打擊“伊斯蘭國”軍事行動的第一階段結束後不久。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史蒂夫·沃倫本月13日説,第一階段軍事行動主要是削弱“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並阻止其發展成為常規部隊。

  沃倫説,在下一階段軍事行動中,美國主導的反恐聯盟軍隊將主要幫助伊拉克安全部隊重新奪回2014年6月失守的伊北部重鎮摩蘇爾,並試圖將“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北部城市拉卡與外界隔離。

  不過對於美方上述表態,敘利亞分析師哈立德·馬特魯德&&,美國消滅“伊斯蘭國”的誠意值得懷疑。他説,美國已不止一次嘴上説“下決心”消滅“伊斯蘭國”,但作出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認為,美國上述表態只是為了順應眼下敘利亞政治進程開啟大勢而塑造自身正面形象,而且也不排除美國有牽制敘利亞和俄羅斯反恐力量,為自己支持的武裝組織贏得喘息機會的目的。

  清剿“伊斯蘭國”説易行難

  儘管美國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做出了增兵承諾,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要消滅“伊斯蘭國”並不容易。

  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2月向國會提交了一項議案,尋求獲得全新的正式軍事授權以使用武力打擊“伊斯蘭國”。根據該議案,正式軍事授權的期限為3年,但包括卡特在內的國防部高級官員多次在公開場合承認,打擊“伊斯蘭國”所要花費的時間可能超過這一期限。

  而從打擊“伊斯蘭國”目前形勢看,不論是在伊拉克還是在敘利亞,攻擊其大本營都存在巨大的困難。

  “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大本營是該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這裡是“伊斯蘭國”的經濟命脈和徵兵來源地,因此該組織在此部署重兵,布設雷區,並修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摩蘇爾市有一百多萬人口,還有大量工業設施和歷史遺跡,巷戰難度大,伊政府軍在作戰中也難免投鼠忌器。

  此外,伊拉克國內各種勢力間的矛盾也制約着軍事行動的展開。在後方,政府改組久拖不決,黨派間的爭鬥愈演愈烈,政府與議會處於半癱瘓狀態,國家無法把精力集中到戰事上來。在前線,伊拉克政府軍、美國主導的國際反恐聯盟、庫爾德武裝、什葉派民兵和遜尼派部落都參與到收復摩蘇爾的戰鬥中,各方之間的協調與溝通是一個難題。而且摩蘇爾的居民以遜尼派為主,如果什葉派主導的伊拉克政府因教派矛盾不能得到他們的合作,收復摩蘇爾的難度也會增大。

  而在敘利亞,儘管敘政府軍近來接連收復了巴爾米拉和蓋爾亞廷兩座重要城市,但要收復“伊斯蘭國”在該國的大本營拉卡還為時尚早。

  敘利亞政治分析師胡薩姆·沙伊卜説,收復拉卡困難有三:首先,“伊斯蘭國”與外界的重要聯絡仍未被切斷,尤其是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地帶成為該組織人員活動、武器補給以及石油走私的主要路線;其次,拉卡市內仍有平民存在,難以進行大規模空襲,而敘政府軍的地面部隊尚未靠近拉卡;第三,“伊斯蘭國”在正面戰場失利的情況下,可能會對其他地區進行滲透並製造恐怖襲擊。

  馬特魯德認為,除非最終達成政治解決方案,否則美國、俄羅斯和敘政府軍這三方面力量很難形成合力來一同打擊極端組織。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570111867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