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NASA: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開普勒452b

2015年07月24日 07:00:45 來源: 環球網

  尋找另一個地球

  早在16世紀,科學家就推測係外行星的存在,意大利哲學家布魯諾-哥白尼是有記錄以來第一次提及係外行星概念的科學家,他認為地球和其他行星繞太陽公轉,而其他恒星系統中也是這樣,也有行星繞恒星公轉的現象。迄今為止已經確認的係外行星數量接近2000顆。

  不過科學家發現的多數係外行星都是氣態行星,即所謂的超級木星 。原因在於巨型氣態行星比較容易觀測,而類地行星體積更小,不太容易被觀測 ,這也是目前鮮有此類行星被發現的原因。美國宇航局係外行星觀測任務由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命名,2009年3月升空,開普勒的任務是我們調查銀河系內係外行星證據的一部分,並估計我們的銀河系內有多少恒星擁有行星系統。

  開普勒望遠鏡每天都掃描15萬顆恒星,數據被傳輸回地球由科學家分析,科學家旨在尋找尋找周期性變暗引起凌日現象。2015年1月之後,開普勒任務在約440個恒星系統發現了1013顆係外行星,未證實的有3199顆。目前觀測係外行星的方法中又多了直接成像法,視向速度法觀測。視向速度法(或多普勒法)可測量恒星的視向速度。還有一種方法為成為引力微透鏡法,利用宇宙天體引力透鏡的原理尋找係外行星。

  截至2015年5月科學家在1921行星中確認了1214個行星系統,美國宇航局計劃讓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太陽系外行星進行觀測,而歐洲航天局希望利用其蓋亞飛船繼續繪製銀河系地圖。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係外行星被確認,其中就隱藏着類地宜居行星。

   上一頁 1 2 3 4 5 6  

【糾錯】 [責任編輯: 郝斐然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58128053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