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俄遠東經濟特區向中國企業敞開大門

2015年07月07日 07:21:06 來源:光明日報

    ——訪俄羅斯遠東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基裏爾·斯捷潘諾夫

  圖為基裏爾·斯捷潘諾夫副部長 汪嘉波攝

  俄羅斯遠東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基裏爾·斯捷潘諾夫是俄經濟特區“遠東優先發展地區”的倡導者、設計者和領導者之一,主要負責“俄羅斯最富創新精神經濟區域”的遠景規劃設計和政策法規制定。斯捷潘諾夫日前在遠東經濟發展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強調,自《俄遠東優先發展地區法》今年3月正式實施以來,已具雛形的3個遠東經濟特區已開始與來自中、韓、朝、新、日等亞太國家的企業家和投資人進行務實合作,“前景十分可觀”。

  斯捷潘諾夫指出,近年來俄中經貿關係日漸緊密,兩國間貿易額已達到900億美元,經濟領域具有戰略價值的務實合作不斷向前推進,顯示出強勁的潛力和可觀的期望值。隨着俄中政治互信日益加深,“巨大的經貿合作潛力要求俄中兩國的經貿合作水平要向更高的目標進軍”。

  打好投資的法律政策基礎

  他説:“遠東開發對我們來説是一個新課題。我們已經制定了一批旨在加速遠東經濟區發展的特殊政策和法律法規。作為俄遠東發展部副部長,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與俄國家杜馬保持緊密&&,確立遠東地區優先發展的法律地位,推動遠東經濟特區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他介紹説,中國和俄遠東地區的合作水平不斷提高,貿易額目前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字並不大,但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俄中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目前,在俄遠東地區外來投資總量中,中國企業所佔份額最大,俄中雙方在能源、採礦、加工業、交通運輸業和農業等領域保持着密切合作。“我們預計並期盼,到2025年,整個亞太地區對俄遠東地區的投資能夠達到1000億美元;我們也相信,中國在俄遠東地區的投資將穩居首位。在俄遠東地區,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3個優先發展經濟區向中國企業敞開了大門,我們歡迎中國企業到我們的特區投資辦廠,促進俄中經濟合作持續向前發展。”

  “我們靠什麼吸引中國投資者?答案當然首先是完備的法律基礎和優厚的優惠政策。我們從法律上向投資者提供國際通行的保障機制,並在稅收政策等方面給予外國投資者大幅度的優惠。”斯捷潘諾夫指出,《俄遠東優先發展地區法》經過了俄議會審議和通過,為投資者的長期經營提供了法律保障,反映出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充分考慮到投資方的利益訴求。俄方相信,那些對俄投資的最有競爭力的亞太企業,會成為俄經濟特區政策法規的受益者,其在俄的投資保障、稅收優惠、減免關稅等方面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抓住俄遠東開發的歷史機遇

  他強調,首批進駐俄遠東經濟特區的企業,在其經營活動的頭10年間,將會獲得較大的稅收優惠:頭5年完全免稅;第二個5年稅收減半。俄海關會向特區企業實行政策傾斜,當地政府則承諾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優質的投資環境和配套服務。由當地政府組建的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協調相關事宜,並向投資者提供各種幫助,確保投資者的正當權力和利益不受損害。經濟特區內啟動符合國際標準的免稅區,確保企業的原料進出享受優惠,産品出口不受任何限制。

  斯捷潘諾夫希望中國企業盡快抓住俄遠東開發的歷史機遇,繼續保持在木材和金屬加工、食品和建材生産等方面的投資熱情。他認為,即將啟動的俄遠東地區自由貿易港對中國東北地區發展意義重要,將為中國北方地區打開新的通向歐洲的出海口,中國商品可以通過海參崴自由貿易港等自貿區,直接運往北歐和美加的各大港口,銷往歐洲及北美市場。

  俄中在俄遠東地區的各類經貿合作項目眼下正在積極籌劃和落實當中。雙方在大烏蘇裏斯克、沿海邊疆區的合作項目旨在建立俄中之間的國際大通道,使俄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緊密連接在一起。“俄中雙方都對建設兩國間的公路和鐵路大通道熱情高漲,眾多合作開發計劃正在擬定當中。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深化合作內涵,任何來自中方的建議都會得到我們的嚴肅對待和積極響應。”

  採訪結束時,斯捷潘諾夫再次強調,對俄投資不安全是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俄遠東地區開發完全依法進行,優先發展區是國家項目,自由港政策則立法確立了70年不變。“企業擔心投資風險可以理解,但敢於抓住時機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保證。”

  (本報莫斯科7月6日電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汪嘉波)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7992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