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贏心態,會讓美國輸了全世界=======
外交、軍事上的單邊主義,促成美走向衰落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九一一”恐怖主義事件後,在反恐的方式問題上,因為得不到其主要歐洲盟國例如德國和法國的支持,美國開始走上單邊主義路線。儘管這裡的因素也很複雜,但主要是美國對其力量的錯誤估計和判斷。作為獨一無二的大國,美國相信本身能夠應付恐怖主義。這場單邊主義主導下的反恐戰爭,直接促成了美國開始走向衰落。
直到今天,美國的單邊主義以各種形式仍然繼續。近年的所謂“重返亞洲”就有這種味道。儘管“重返亞洲”強調其和亞洲盟國的關係,但在對自身能力的估計上,美國仍然是“單邊主義”。因為單邊主義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對自身能力的高估,脫離了美國一貫的現實主義路線。如果得不到糾正,仍然會促成美國的繼續衰落。
無視亞洲國家利益,不加入亞投行讓美“更孤單”
美國控制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就排斥了亞洲及其他地區這種發展資金的需求。甚至美國的盟友英國和以色列都無視美國的阻撓,相繼加入了亞投行,剩下美國和日本成為局外人。更有趣的是,美國竟以為它可以為中國和東亞制定貿易規則!新的經濟現狀,使美國的特權成了過去,美國變的更孤單。
美“兩洋戰略”排斥發展中國家,只能是世界多極化趨勢一個插曲
美國戰略的矛盾之處,就在於既想一肩挑兩洋通吃亞歐,又想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不分享利益就沒有夥伴,“兩洋戰略”就難以實現,即使實現了也無法持久。主導國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核心矛盾,也導致了美國戰略的悖論。裝不下世界多樣性的制度體系,沒有辦法成為適應多極化世界的新制度體系。“兩洋戰略”把俄羅斯、中國、印度、巴西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排除在外,無論美國如何努力,“兩洋格局”最多只能成為向世界多極化發展的一個插曲式過渡階段。
鄭永年:美實力已不容許“領導世界一百年”的霸權雄心
鄭永年説,任何霸權的最高政策議程就是維持霸權地位,這是權力的本質,無可非議。但是,霸權對自己的地位要隨着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調整。例如,大英帝國在衰落時能夠“光榮體面地退出”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相對衰落了,但還是想充當世界領袖“一百年”(誠如總統奧巴馬所強調的)。這個雄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美國的實力已經不容許。
(根據新華網、環球時報、環球網等文字整理而成 編輯: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