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1月14日電(記者駱飛 胡星)“這是我的戰友,我們一起創辦公司,自主創業致富。”胡天明拍着一旁的穆先華説。
在政府的扶持下,2013年貴州先華旅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作為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退伍軍人自主創業基地,目前已有40余名退伍軍人加入,積極引領着當地退伍軍人自主創業,用戰友情編織着致富夢。
1984年退伍後,胡天明走南闖北,當工人、做生意,經歷着人生的順境逆流,還曾要求政策待遇。後來在政府的倡導下,走上了自主創業的致富路。
“以前對政策不理解,走了很多彎路,勤勞致富才是發展之路。”胡天明感慨地説,通過轉變觀念,將退伍老兵集結起來,充分發揮戰友情的紐帶作用,群策群力共同創業,成效顯著。
作為公司董事長的穆先華説:“創業的確不容易,我們文化水平都不高,有時很困難,但政府政策的傾斜給我們創業帶來了機遇和便利。”
近年來,位於畢節試驗區的大方縣經濟建設發展迅速,復退軍人逐年增多,維護優撫對象穩定和有序安置的責任較大。而傳統的安置型、補貼型、救濟型等單一優撫模式難以滿足當前優撫對象多元發展的就業需求。“轉變觀念,搭建&&,是我們探索解決優撫對象創業就業方式的工作方向。”大方縣民政局局長張德貴説。
借助政府引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的模式,大方縣逐漸搭建起幫助優撫對象自身優先發展致富,帶動其他社會群體共同致富的優撫工作制度。
分管民政的大方縣副縣長陳德奉説:“退伍軍人為國家作過貢獻,值得尊敬和關注,引導他們創業、就業,既有效發揮了他們的社會價值,也有利於社會穩定,意義重大。”
為落實好優撫政策,大方縣創新工作模式,從補貼發放、民生問題、發展致富、政策引導等多方面入手,通過整合政策、信息、人才等資源,建立起優撫對象技能培訓、市場拓展等多個&&,為優撫對象就業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開通創業“綠色通道”。
張德貴説:“通過建立貸款貼息創業基金,財政每年拿出10萬元用於支付退伍軍人創業貸款利息,解決他們創業資金難的問題,還會在特殊紀念日舉行老兵紀念活動。”
近4年來,大方縣累計用於優撫安置、走訪慰問、創業幫扶等資金達1.6億元以上,涌現了許多退伍軍人創業發展致富典型,目前全縣4000多名重點優撫對象近20%通過自主創業發展,帶動全縣3000多人走上致富道路。
大方縣縣委書記張瀚時説,我們除了財政支持外,還要讓他們感受到政府對退伍軍人的情感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