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族 風 採
蒙古族 達斡爾族
鄂溫克族 鄂倫春族
== 蒙 古 族 ==
歷史淵源 人口分佈
民族服飾 飲食習慣
居住環境 婚姻習俗
喪葬習俗 民族禮儀
文體娛樂 宗教信仰
著名人物    
著 名 人 物
元朝前期蒙古族歷史人物
元朝前期蒙古族歷史人物
北元蒙古族歷史人物
清代蒙古族歷史人物
近代蒙古族歷史人物
現代蒙古族歷史人物
  著 名 人 物
元朝前期蒙古族歷史人物
成吉思汗 木華黎 速不& 失吉忽圖忽 術 赤 察哈& 哲勒篾
博爾術 哲 別 窩闊& 札木合 王 汗 屈出律 兀良合&
拔 都 貴 由 蒙 哥 乃馬真哈敦 速 哥 旭烈兀 阿里布哥

    成吉思汗(1162-1227)元太祖,名鐵木真,蒙古奇顏孛兒只斤氏人。出身於貴族世家。父親耶速該巴特爾是蒙古部軍事首領。當時的蒙古社會處在群雄林立,互相攻伐,爭奪統治全蒙古權力的混戰時期。鐵木真九歲時,其父被塔塔爾部毒害。原在他父親麾下的親族泰亦赤兀部首領塔爾忽&拋棄鐵木真一家,率領部眾離去。鐵木真為了恢復祖業,在艱難條件下奮鬥不息,採取利用矛盾,重點打擊,最後各個擊破的戰略,終於統一蒙古諸部,於1206年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名大蒙古國。制定政治軍事制度,打亂原來的氏族組織,把全國按地域劃分為軍政合一的萬戶、千戶、百戶、十戶組織,任命建國功臣為萬戶長、千戶長;遵循蒙古國是黃金家族共有財産的原則,分封諸子弟。制定蒙古國法律《大札撒》(《成吉思汗大法》),任命斷事官。組建由一萬人組成的怯薛兵(侍衛軍)。創制畏兀兒蒙古字。建國後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1207年,遣長子術赤征服衛拉特等林木中百姓,設置林中萬戶。1209年三征西夏,使其成為蒙古的附屬國。1211年和1215年兩次向金進攻,佔領中都(今北京)直到黃河北岸。遣使諭金主以河北、山東未下諸城來獻,去帝號為河南王,金主不從。此時,篾兒乞殘部和西遼趁機竄犯。成吉思汗將經略中原的權力交給木華黎,於1216年返回蒙古。1217年,派兵平息林木中百姓禿馬惕部的叛亂,1218年,遣哲別統軍征西遼。哲別滅西遼,殺屈出律。1219年,派速不&統軍討平篾兒乞殘部,在也兒的石河全殲該部。同年,發動蒙古軍的第一次西征,滅花剌子模國。1222年命哲別、速不&率二萬騎兵征服南高加索諸國,越高加索山脈進入欽察地,大敗欽察、阿蘭聯軍,入南俄,1223年在迦勒加河大敗欽察、羅斯八萬聯軍,版圖擴展到中亞地區和南俄。1226年,親征西夏,攻克沙、甘、肅、涼、靈諸州,圍攻中興府(今銀川),1227年親自統帥大軍進攻南宋,征途中患病。七月,在清水縣逝世。成吉思汗"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元史太祖本紀》)。

[本肖像引自裴明龍編著《錦秀中華》(英文網頁)〕

    木華黎(1170-1223年) 成吉思汗麾下四傑之一。札剌兒氏。沉毅多智略。初從成吉思汗參加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1206年,被任命為千戶長、左翼萬戶長。成吉思汗對他説:"國內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之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元史木華黎傳》)。1211年從成吉思汗參加伐金戰爭,克宣德、德興。次年,攻克雲中、九原諸郡,進圍撫州。金兵四十萬列陣野狐嶺(河北萬全縣境)北。木華黎説:"彼眾我寡,弗致死力戰,未易破也"率敢死士衝向金兵陣地,成吉思汗指揮諸軍並進,在澮河堡大敗金兵,僵屍&&。1214年,奉命統諸軍東征,取得遼東、遼西等地。1217年八月,詔封太師、國王,成吉思汗説:"太行之北,朕自經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並賜九旌大旗,諭諸將:"木華黎建此旗以出號令,如朕親臨也"。1214-1223年,連破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後在聞喜(山西境)患病,召其弟帶孫説:"我為國家助成大業,擐甲執銳垂四十年,東征西討,無復遺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

    速不&(速別闊&)(1175-1248) 蒙古國大將,蒙古兀良哈人。初以質子事成吉思汗,為百戶。1206年,任千戶長。1212年,攻金桓州時,率先攻破其城。1216年,成吉思汗遣他殲滅蔑兒乞部殘余勢力,1219年大軍至也兒的石河與蔑兒乞人大戰,全殲其眾。1222年,同哲別一起率二萬騎士征服阿哲兒拜佔、谷兒只(格魯吉亞),越太和嶺(高加索山),敗阿蘭、欽察聯軍。次年,進入南俄,在迦勒加河敗羅斯、欽察八萬聯軍,後經由今裏海、鹹海之北東歸。1231年,參加伐金戰爭。次年與托雷一起指揮三峰山戰役,全殲金之精銳部隊,統帥諸路大軍圍汴梁。1233年,金主渡河北走,追敗於黃龍岡,佔領汴梁,俘其后妃。1234年,攻破蔡州,金主自焚死。1235年,參加長子軍西征,任副統帥,率先鋒軍破不裏阿耳,敗欽察首領八赤蠻。1240-1241年,佔領羅斯,進兵孛烈兒(波蘭)、敗馬札兒(匈牙利),近至維也納附近。1242年,窩闊&汗死訊傳到前線,西征軍東還。1246年,貴由汗即位,速不&回師土拉河。

????失吉忽圖忽(1180-1262) 大蒙古國斷事官。塔塔爾部人。參與制定大札撒(《成吉思汗大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後任命他為斷事官,主刑法、行政。參加伐金戰爭及蒙古第一次西征。1234年滅金後,窩闊&汗任命他為中州斷事官,設治燕京(今北京),主持治理中原地區,為中原地區的最高長官。蒙哥汗時協助忽必烈治理中原。決獄公正,辦案中反復對犯人説:"不要因為恐懼而招認","不要害怕,説實話"(拉施特《史集》)。死於阿里布哥之亂,享年82歲。

    術 赤(1184-1225) 成吉思汗長子。成吉思汗建國後,於1207年遣術赤統帥右翼軍去征服林木中百姓。後參加伐金戰爭和蒙古第一次西征。伐金戰爭中,與其兄弟察哈&、窩闊&率西路大軍經由汪古部地入金境,攻破凈州、豐州(今呼和浩特東白塔村)、雲內(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東北古城)、東勝(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武州(今山西五寨縣北)、朔州(今山西朔縣),佔金西京(大同)。蒙古軍西征,到花剌子模國邊城訛答剌,成吉思汗把術赤留在那裏,命他攻下該城。術赤攻下訛答剌後,繼續前進,征服沿途所經地區,到撒馬耳罕與其父會師。參加破攻玉龍傑赤戰役。後回到他在也兒的石河畔的斡爾朵(行宮)。他的封地在也兒的石河及其以西蒙古馬蹄所到之處。後來,以術赤領地為基礎形成金帳汗國。

    察哈&(1187?-1242) 成吉思汗次子。1206年,建國後成吉思汗分給他八千戶。後又將從阿爾泰到阿姆河岸為止的地區分給了他。跟隨成吉思汗伐金和西征,屢立戰功。1226年,成吉思汗親征西夏時,留他守大斡爾朵。他遵循成吉思汗的遺旨,積極推戴窩闊&為汗。他治法嚴明,窩闊&汗的重要決策,都取得他的同意。1260年以後,以他的封地為基礎建立了察合&汗國,建都阿力麻裏。1310年,他的後裔併入窩闊&汗國。

    哲勒篾生卒年不詳。成吉思汗的大將。蒙古兀良哈部人。原為成吉思汗家的門戶仆從。參加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戰爭,屢立戰功,是成吉思汗最忠誠的戰友之一。1189年,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後,任命哲勒篾、博爾術二人為眾長之長。1206年,被任命為千戶長,當時是地位最高的那顏(長官)之一。他卒於成吉思汗時代。

    博爾術生卒年不詳。成吉思汗麾下四傑之一。蒙古阿兒剌氏。參加統一蒙古諸部戰爭,志意沉雄,善戰知兵,多立戰功。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任命他為千戶長、右翼萬戶長,並對博爾術、木華黎説:"國內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之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二人位在諸將之上。

    哲 別生卒年不詳。成吉思汗大將。蒙古別速惕部人。初事泰亦赤兀部首領塔爾忽&,曾與成吉思汗對抗。在一次戰鬥中射死成吉思汗騎的戰馬,後被俘,歸順成吉思汗。1206年,成吉思汗任命他為千戶長。參加伐金戰爭,攻克烏沙堡、烏月營(此二地在今內蒙古清水河縣),率領先鋒部隊攻破居庸關,進至中都。1218年,率領二萬大軍進攻西遼,擊潰西遼主屈出律(太陽汗子),追至巴達哈傷殺之,西遼亡。1222年,成吉思汗遣哲別、速不&統帥二萬騎士征服阿哲兒拜佔、谷兒只(格魯吉亞),越太和嶺(高加索)敗阿蘭、欽察聯軍。次年,進入南俄,在迦勒加河敗欽察、羅斯八萬聯軍。1224年,在東返途中逝世。

    王 汗(?-1203) 克烈部汗。原名脫斡鄰勒,金朝封他為"王",故稱"王汗"。他的父親忽兒札忽思布亦魯黑汗死後,他殺帖木兒太師和布和帖木兒兩個兄弟,奪取汗位。其叔古兒汗舉兵攻打,迫使他逃走,投奔成吉思汗父親耶速該,並結拜為安答(義兄弟)。也速該攻打古兒汗,趕跑了他,王汗再次即位。不久,他的另一個兄弟額兒客合剌在乃蠻部的幫助下將他推翻,奪取了汗位。耶速該再次幫助王汗,趕跑額兒客合剌,把汗位交還給了他。1189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部汗後,古兒汗再次攻打王汗,將他逼走並據其位。成吉思汗出兵趕跑古兒汗,將汗位交還給了王汗,汗位終於歸他擁有。成吉思汗創業之初,拜他為父,他幫助成吉思汗消滅了篾兒乞、札木合集團、塔塔爾,為成吉思汗的創業立了功。後因懼怕成吉思汗吞併其部眾,1203年春發動了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之戰,大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兵卒失散,只剩四千六百人。成吉思汗與追隨他的那可兒同飲班朱尼河(克魯倫河下游附近)水發誓:"使我克定大業,當與諸人同甘苦,茍渝此言,有如河水"(《元史札巴兒火者傳》)。成吉思汗為取得休養士卒的機會,遣使陳述父子兩人對王汗的恩情,要求講和。同年秋,在斡難河上游集中部隊,向王汗進攻,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包圍王汗駐地者只兒溫都山(克魯倫河上游南),經過三天三夜的戰鬥,大敗其軍。王汗在逃往乃蠻部途中,被乃蠻哨兵所殺。

    札木合(?-1204) 札答蘭部首領。鐵木真(成吉思汗)幼年時的安答(義兄弟)。1170年,鐵木真父親死後,部眾紛紛離去歸附泰亦赤兀部首領塔兒忽&和札木合,使他成為蒙古諸部中的強勢派。鐵木真創業前,因與蔑兒乞部舊的怨仇,突然受到他們的襲擊。他和王汗出兵幫助鐵木真,大敗蔑兒乞部,並與鐵木真再次結拜為安答,接納他一家共同生活。一年後,拋棄鐵木真一家離去。1189年,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部汗後,遣使通報他,希望恢復原來的友誼。可是,他認為鐵木真有惡意,發動了"十三翼戰役"。這次戰役中,鐵木真蒙受損失。1201年,哈答斤、塔塔爾等十部會於犍河(今根河),共立札木合為古爾汗(大汗),並舉兵攻打鐵木真。兩軍會戰於海剌兒河(今海拉爾河)支流帖尼火魯罕,札木合失敗,脫走,投奔王汗。1203年,王汗被鐵木真打敗,他投奔乃蠻部太陽汗。1204年,太陽汗又被鐵木真打敗,他逃竄到倘魯山(今唐努山)中,被部下捕送鐵木真。鐵木真勸他重新結好,不從。按他請求,賜不流血而死。

    屈出律(?-1218) 西遼汗。乃蠻部太陽汗子。1204年,成吉思汗滅乃蠻,太陽汗受傷致死。他逃跑,經畏兀兒、哈剌魯,於1208年到西遼投靠古兒汗。古兒汗把女兒嫁給他。1211年,聯合花剌子模推翻古兒汗,奪取西遼政權。實行宗教不平等政策,強迫西遼境內的伊斯蘭教徒改信佛教。1218年,成吉思汗命哲別進攻西遼。哲別進入西遼後,宣布宗教平等,得到伊斯蘭教徒的擁護和支持。屈出律逃至巴達哈傷後,被當地伊斯蘭教徒抓捕送給哲別,處死。

    窩闊&(1186-1241) 元太宗。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第三子。1219年,指定為汗位繼承人。1229-1241年在位。1225年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爾朵於也迷裏城(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被推舉為大汗。次年,親伐金。1231年召開官山(今內蒙古九十九泉)會議,決定兵分三路進攻金。三年內佔領陜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一帶。1234年冬聯合南宋攻蔡州,哀宗自縊,金亡。次年,發動蒙古軍第二次西征,征服羅斯公國。在位期間,制定蒙古地區值百抽一的賦稅制,無水處挖井,遷牧民居住。設驛站,制定烏拉制(驛站服役),加強了蒙古本土與佔領地區之間的&&。1235年築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城,建萬安宮。制定中原和西域的賦稅制度,令耶律楚材主持中原賦調,麻合沒的滑剌西迷主持西域賦調。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立中書省,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粘合重山為左丞相,鎮海為右丞相。置十路徵收課稅使。始行交鈔。立燕京編修所和平陽經籍所。封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措為衍聖公,修孔子廟,試諸路儒士,中選者除任本地議事官外,還得四千零三十人,免除他們的賦稅。為加強蒙古統治階級的統治權,任命失吉忽禿忽為中州斷事官,設治燕京(今北京),"主治漢民"。1238年,將中原課稅以二百二十萬兩賣給回回商人奧都剌合蠻,並命他為提領諸路課稅所官,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負擔。1240年命張柔伐宋。次年死於行宮。在位十三年,壽五十六。

[本肖像引自裴明龍編著《錦秀中華》(英文網頁)〕

    兀良合&(1199-1271) 元大將。速不&子。初事成吉思汗,護育汗孫蒙哥。1233年,跟隨貴由東征遼東,繼從拔都西征,參加征服阿速、羅斯、孛烈兒(今波蘭)諸戰役。貴由汗死(1249)後,他積極參與推舉蒙哥為汗的活動。1253年,蒙哥汗以其弟忽必烈總兵征服雲南烏蠻(蒙古人稱哈剌章,今彝族)、白蠻(蒙古人稱察罕章,今白族)、鬼蠻(滇東北及黔西地區居住的烏蠻諸部,羅氏鬼國地方,蒙古人稱赤禿哥兒)諸國,以兀良合&總督軍事。1253年,蒙古軍入雲南境降附摩(今摩梭人)、麼些(今納西族)二部,遂至金沙江。兀良合&分兵攻取白蠻諸城寨,率師取龍首關,與忽必烈會合共同攻下大理城。次年,忽必烈率軍北還,留下兀良合&繼續征服大理國境內未附諸部。兀良合&&進,佔押赤(今昆明市),俘潛逃至此的大理國王段興智。其子阿術徵赤禿哥兒、羅羅斯(四川涼山地區)等地。侵入雲南的蒙古軍在兀良合&指揮下,經過二年戰爭,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烏蠻、白蠻等三十七部。1256年,奉蒙哥汗之命率領所部,出烏蒙(雲南昭通),趨瀘江,破禿剌蠻三城(四川境內),在馬湖江(四川境內)大敗宋將張都統三萬兵,奪其船二百艘,抵合州。1257年,蒙哥汗依兀良合&建議,在雲南設置郡縣。授他銀印,加大元帥,還鎮大理。十月,進攻交趾(越南),"軍令嚴肅,秋毫無犯",交趾國主降附,還軍押赤城。1258年,蒙哥汗親徵宋,復命兀良合&率軍北上,從雲南包抄南宋。遂率萬餘軍北上,在老蒼關大敗宋軍六萬,經貴州,於次年正月直抵潭州(長沙)城下。在宋境轉戰千餘里,大小十三戰,殲敵四十余萬。1260年四月,忽必烈即位。兀良合&至上都。

    拔 都(1204-1253) 金帳汗國創建者。成吉思汗孫、術赤次子。1235年,奉窩闊&汗之命率領長子軍西征。先後擊敗欽察、阿速等部及羅斯,進入孛烈兒(今波蘭)、馬札兒(今匈牙利)、奧地利,逼近維也納。時窩闊&汗死訊傳來。1242年還師。他中途留在欽察草原,以術赤兀魯思為基礎建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次年在伏爾加河下游建首都薩萊城。管轄地西至多瑙河,東到也兒的石河,南盡高加索。羅斯為附屬國。1246年,乃馬真哈敦違背窩闊&汗遺旨,立貴由為蒙古大汗。他未參加這次推舉大汗的忽裏勒&。1248年,他以成吉思汗家族中的最長者的身份指定托雷長子蒙哥為蒙古大汗位繼承人,並遣其兄弟別兒哥和兒子撒裏答帥領三萬騎兵來到成吉思汗大斡爾朵,於1251年召集諸宗王參加的忽裏勒&,擁立蒙哥為大汗。

    貴由(1206-1248) 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即簡平皇帝,元太宗長子。母六皇后,乃馬真氏。貴由曾隨諸王伐金。西征中亦立戰功。太宗死時,立皇孫失烈門為嗣,其母乃馬真不從,遂稱制於和林,史稱"乃馬真氏稱制"。公元1206年七月,乃馬真氏集會諸王,奉貴由為大汗。貴由即位時年已41歲,但政權仍由其母乃馬真氏和中書右金相鎮海所左右,政令皆亂。諸王各自盤剝一方、魚肉百姓。民怨四起,元初開創的穩定局面盡遭破壞。公元1248年三月,定宗卒,皇后海速失欲再立失烈門聽政,諸親王多反對,朝內爭訟不已,乃至三年無君,國內混亂不堪。定宗死異起輦谷。謚曰定宗簡平皇帝。

    蒙 哥(1209-1259) 元憲宗。成吉思汗孫、托雷長子。1251-1259年在位。即位前曾參加長子軍西征,活捉欽察首領八赤蠻,進攻俄羅斯等地。1251年,被拔都擁立為大汗。即位後,以忙哥撒兒為斷事官;以孛魯合掌宣發號令、朝覲貢獻及內外聞奏諸事;以海雲掌佛教事;以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以帖哥、闊闊術等掌帑藏;孛蘭合剌孫掌斡脫;阿忽察掌祭祀、醫巫、卜筮;以只兒斡帶掌傳驛所需;以孛魯合掌必赤寫發宣詔及諸色目官職。平息窩闊&孫失烈門、腦忽、忽禿黑三王之亂,處決了坐誘諸王為亂者七十餘人,把反對派的諸王、諸皇后分遷到各地,貴由的海迷失哈敦(皇后)和失烈門的母親合答合赤被處死。為了加強法治,根除諸王、官吏特權,頒佈詔書:凡朝廷及諸王濫發牌印、詔旨、宣令盡收之;諸王馳驛,只許乘三匹馬,遠行者不得超過四匹;諸王不得擅招民戶;諸官屬不得以朝覲為名賦斂民財;民糧遠輸者,許於近倉輸之。停止了由一千五百人修建哈剌和林的工程。設置燕京等處行尚書省、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等三個行省,分別由牙剌瓦赤、賽典赤、訥懷三人主事。1252年,命其弟忽必烈經甘肅、四川至雲南,從背後攻打南宋。次年,忽必烈滅大理,招降吐蕃,佔領了雲南和西藏。同年,令其弟旭烈兀西征,滅木剌夷、阿拉伯帝國。為一舉消滅南宋,1258年命忽必烈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大將兀良合&攻潭州(今湖南長沙),親率大軍入四川。次年七月,在合州(今重慶合川)釣魚城戰鬥中一説中流矢致死,一説城下病死。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九年。"帝剛明雄毅,沉斷而寡言,不樂燕飲,不好侈靡……太宗朝,群臣擅權,政出多門。至是,凡有詔旨,帝必親起草,更易數四,然後行之"(《元史憲宗本紀》)。蒙哥汗挽救了將要崩潰的大蒙古國。

    乃馬真哈敦(?-1246) 蒙古窩闊&汗哈敦(皇后)。名脫列哥那,乃馬真氏,生貴由汗。1241年窩闊&汗死,次年春臨朝稱制,攝政五年。勾結波斯人法提瑪、奧都剌合蠻,迫害成吉思汗、窩闊&汗時期的忠臣。革耶律楚材、鎮海、牙剌洼赤的職,清洗宮廷中的一切官員。任命波斯商人奧都剌合蠻為宰相。她攝政時期,內政腐敗,法度不一,政出多門,朝中每個人和諸王濫發璽書、牌子,任意向百姓搜刮財富,造成民力困乏。違抗成吉思汗大札撒和窩闊&汗的遣囑,不立汗位繼承人失列門為汗,用狡詐手段立貴由為汗,在成吉思汗家族中播下了糾紛的種子。1246年貴由汗即位後,把她派到漢地,讓其處死奧都剌合蠻。不久死去。

    速 哥生卒年不詳。蒙古克烈部人。其父懷都參加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戰爭。速哥事窩闊&汗。1230年出使金朝,抵汴京見金主,勸他納貢。金主令其下拜,"我大國使,為爾屈乎!"而絕之。出使期間"默識其地理扼險、城郭人民之強弱"(《元史速哥傳》),為窩闊&伐金提供可靠情報,並親自參加伐金戰爭,攻克汴京戰爭中立功。滅金後,任山西達魯花赤。卒年六十二歲。後追封為宣寧王。

    旭烈兀(1219-1265) 伊利汗國的創建人。忽必烈之弟。蒙哥汗即位後,命其弟忽必烈南征,命另一個弟弟旭烈兀西征。他先後滅木剌夷國(今伊朗境內)、阿拉伯帝國,侵入敘利亞,逼近埃及,遣使至開羅諭降。1260年七月,埃及殺蒙古使者,並進兵巴勒斯坦,九月大敗蒙古軍,佔領敘利亞全境直至幼發拉底河,蒙古軍退出敘利亞。忽必烈即位後,為了取得他的支持,封為伊利汗。他在自己封地內建立伊利汗國,轄地東起阿姆河,西迄小亞西亞,北鄰金帳汗國,南至印度洋,建都於帖必力失(今伊朗大不裏士)。他尊重知識分子,鼓勵不同學派自由爭辯,併發給他們薪俸。在蔑剌合建造天文&。愛好煉金術。

  阿里布哥(?-1266) 蒙古宗王。忽必烈之弟。蒙哥汗親征南宋,他留守哈剌和林,總理國事。1259年,蒙哥汗戰死。時忽必烈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聞訊急速返軍,1260年春抵開平,召開部分宗王和將領參加的忽裏勒&,宣布即蒙古汗位。其實此前,阿里布哥在哈剌和林已召集西北諸王的忽裏勒&,宣布為大汗,控制了蒙古本部和察哈&、窩闊&兀魯思(封地)。是年冬,忽必烈發兵徵哈剌和林,他逃至謙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南),以此為根據地反抗忽必烈。命察哈&後裔阿魯忽往鎮察哈&兀魯思,提供軍需。阿魯忽到阿里麻力後,按他的旨令從兀魯忽乃哈敦(察哈&長孫哈剌旭烈兀之妻)手裏奪取權力,並從河中地區驅除術赤係勢力,佔有整個察哈&兀魯思,擁兵十五萬騎。遂背叛阿里布哥,歸順了忽必烈。阿里布哥發兵攻擊阿魯忽,佔阿力麻裏和伊犁河地區,1261年,佔領哈剌和林。忽必烈再次發兵進攻,大敗阿里布哥軍於昔木土腦兒。1264年,受制於忽必烈,不久病逝 (以上資料主要來源:內蒙古社科院歷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發行版)

 
| 新華社簡介 | 關於我們 | 網站導航 | &&方式 |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