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丨加沙兒童仍深陷苦難-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0 20:49:18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丨加沙兒童仍深陷苦難

字體:

  新華社加沙11月20日電 記者手記丨加沙兒童仍深陷苦難

  新華社記者黃澤民 趙偉宏

  每年11月20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兒童日。又一個節日到來,加沙地帶的孩子們卻依然生活在戰爭留下的廢墟和陰霾中,面臨着寒冷潮濕、缺衣少食的冬季。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達成的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生效後,加沙兒童處境有所改善,更多民眾得以返回家園,正常生活秩序正艱難恢復。多家聯合國機構聯合加沙地帶衞生部門從11月9日起為加沙兒童接種常規疫苗。聯合國報告説,加沙約五分之一的3歲以下兒童未接種任何疫苗或錯過接種機會。戰爭持續了兩年,很多孩子自出生以來不知何謂和平。

  記者9日在加沙城一處野戰醫院看到,母親們懷抱嬰兒,被扎了針的孩子發出一聲聲響亮的啼哭。這所醫院的醫療主管薩利姆·基爾姆告訴記者,多種疫苗已斷供約兩年之久,不少孩子此前都因疾病和免疫力低下夭折。

  加沙的學齡兒童重返校園,但課堂已變了模樣。記者10月底在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的一處臨時帳篷裏看到,上百名學生擠在一起席地而坐聽講課。“教室”裏僅有的教學工具是一塊白板。另一處“教室”甚至沒有圍墻,只是搭了頂棚用於遮陽。孩子們失去了兩個學年的學習時間,需要努力追趕進度。

  英語教師萊拉·哈沙姆告訴記者:“在加沙地帶這場殘酷戰爭中,我們的教育遭受巨大衝擊。”學生阿拉·阿布·阿里説,坐在臨時搭建的棚子下,“如果下雨,我們就會渾身濕透。連像樣的帳篷都沒有,更別提文具了——沒有筆、筆記本和書包。”

  記者不禁想起戰爭期間遇到過的一些孩子:有的孩子説,學校被炸毀了,課桌被埋在教學樓的廢墟下面,很難清理出來繼續使用;有的孩子説,同學們走散了,玩伴都隨家人流離去了其他地方;有的孩子説,很多孩子因為父母遇難而不得不肩負養家重擔,上街當小販甚至乞討。戰火停了,他們還好嗎?他們還活着嗎?

  加沙地帶在停火期間得以喘息,但要重建家園談何容易?據聯合國估計,加沙地帶仍有超過100萬人居住在臨時搭建的住所中。加沙冬季多風雨,11月14日的強降雨導致嚴重洪災,波及超過1.3萬個家庭。

  記者14日在汗尤尼斯的幾處臨時帳篷裏看到,“屋頂”只是一張遮陽的網,被風吹成各種形狀,地面泥濘不堪,生活用品散落在地上。巴勒斯坦人艾哈邁德·哈提卜告訴記者:“我們不知如何抵禦寒冬。洪水從四面八方涌入,我們無處可逃,也無計可施。”在他身後,孩子們光着腳,衣服上沾滿了泥水。

  加沙兒童的營養狀況仍不容樂觀。聯合國報告説,針對11萬名兒童的篩查發現了9000多個急性營養不良病例。記者想起,幾個月前曾有母親抱着孩子的遺體,面對媒體鏡頭控訴——“正是饑荒奪走了他的生命。他曾要過一盒奶酪,我們卻無法滿足他。”

  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嗎?沒人知道。眼下,加沙人依舊無所依傍。聯合國安理會17日通過第2803號決議,核可美國此前提出的結束加沙衝突“20點計劃”,成立和平理事會並組建國際穩定部隊。決議涉及加沙戰後治理安排,卻缺少巴勒斯坦方面的參與。有加沙居民告訴記者,停火是好事,但國際部隊進駐意味着他們將干預並控制加沙民眾及其生活方式,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加沙地帶的孩子們已經在戰火中失去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以後很可能要接受一個由不得他們決定的未來。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