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1月16日電(記者劉海)結束了期中考試,蘇琪簪擁有了一個難得悠閒的下午。她和同樣來自泰國的學妹蘇紫薇商量,準備排練一支泰國傳統舞蹈,在學校迎新年聯歡晚會上為大家展示。
20歲的蘇琪簪來自泰國北部的烏泰他尼府,在家鄉一所寄宿制高中就讀時,教授中文選修課程的老師給她取了這個寓意美好的名字。
“我的老師曾在中國留學多年,他經常給我們講中國發展迅速、開放包容,鼓勵我們有機會一定要去中國看看。”蘇琪簪説,留學中國的學長們也會利用假期回國的機會回學校和大家交流,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和留學感受,“他們的講述讓我對中國有了更多嚮往,盼望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去中國留學”。
2023年9月,完成高中學業的蘇琪簪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她如願來到位於中國西北的寧夏銀川,在寧夏大學開啟為期一年的語言課程學習。
“和家鄉相比,這裡的氣候有些乾燥,冬季寒冷,我頭一回穿上了羽絨服,也習慣了吃手抓羊肉。”蘇琪簪笑言,初來乍到的新鮮體驗成為她探索中國的第一課,老師和同學們的真誠與友善幫助她快速融入了新的環境。
每天5點起床、11點睡覺,上課、自習、努力練習聽説讀寫……蘇琪簪十分珍惜來中國留學的機會,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去年,她順利通過了漢語水平四級考試,成為寧夏大學2024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想來中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我是幸運的,所以每天都很珍惜時間,想多學一點、中文提高更快一點。”蘇琪簪説,學校的課程安排豐富有趣,學習生活充實而快樂。“中國概況、現代漢語、影視賞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都是我非常喜歡的課程,我還會通過看影視劇、刷短視頻來學中文,最愛看的電影是《哪吒之魔童鬧海》。”
“中國很大很美也很安全,在中國求學是件幸福的事,我想在留學期間能盡量多探尋中國、了解中國。”她説。
多年來,寧夏與泰國始終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泰國政要曾多次來寧夏訪問,推動泰國與寧夏在高等教育、經貿等多個領域的合作。2024年,寧夏對泰國進出口額同比增長6.8%,其中進口額同比增長104.13%。泰國在寧夏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0家,主要投向枸杞産品研發銷售、牛羊肉加工、化工原料生産、飼料加工等領域,也有寧夏企業在泰國從事進出口、天然氣技術推廣等業務。泰國連續多年是寧夏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在教育合作方面,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分別與清邁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係合作辦學,短期交流和獎學金項目等穩步實施。寧夏部分高校與泰國商會大學、暹羅大學等高校間師生交流已形成機制。
“泰國和中國是好朋友。在泰國,很多學校都開設中文課程,‘學中文、到中國去’在泰國年輕人中是一種時尚。希望將來有更多泰國留學生來中國,傳承兩國之間的友誼。”蘇琪簪説,完成本科學業後,她想繼續留在中國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我也將從事運用中文、和中泰往來相關的工作,為兩國之間的友好交流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