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1月3日電 記者手記|又見持刀傷人,英國治安到底怎麼樣?
新華社記者 吳黎明 鄭博非
11月1日原本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往年此時應是街頭狂歡、家庭團聚的日子,整個英國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無差別襲擊蒙上陰影。當晚,一列從唐卡斯特開往倫敦的列車上突發持刀襲擊致多人重傷事件,隨後列車緊急停靠於劍橋郡亨廷登車站,一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
儘管英國警方尚未將此次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細節仍在調查中,但此事無疑加劇了英國人對治安狀態的擔憂,也讓一些打算赴英的人産生疑問:英國的治安情況到底怎麼樣?

11月1日,在英國劍橋郡亨廷登市火車站,應急人員查看發生襲擊事件的列車。 新華社/美聯
小偷小摸屢見不鮮
先從小偷小摸説起,記者身邊不少人都有手機被偷的經歷:有人在地鐵站或鬧市與人擦肩而過手機就不翼而飛,有人在餐館吃飯時手機被人用障眼法掉包,有人在大街上手機被公然搶走……如今在倫敦出行,佩戴手機防盜繩已成為許多人的“標配”。
英國內政部數據顯示,英格蘭和威爾士2023年-2024年平均每日發生超200起街頭搶奪盜竊事件,創下十餘年來新高,比2012年-2013年平均水平高出近60%,其中超三分之一案件涉及手機失竊。記者有一次開車去外地,車標在賓館停車場不翼而飛。當地朋友安慰説,車沒被偷就應該感到慶幸。
在英國,一些人已經習慣安裝汽車方向盤鎖來防盜。英國《衛報》今年一篇報道説,英國平均每小時發生11起汽車盜竊案,為適應英國市場需求,中國汽車製造商被英國保險公司告知,他們需要對在英行駛車輛進行改造,即安裝更堅固的鎖定裝置,以提高防盜能力。

圖為英國倫敦市街景。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流浪漢隨處可見
再説説流浪漢問題。隨處可見的流浪漢與在英國街頭飄散的大麻味,讓初來乍到者不免神經緊張,但英國本地人對此已然見怪不怪。記者居所附近的地鐵站、白金漢宮附近的地下通道裏,隨處可見流浪漢長期駐紮。英國住房、社區與地方政府事務部2024年秋季發布的調查顯示,英格蘭單晚露宿街頭人數預計可達4667人,連續第三年上升,同比增長近20%。一些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顯示,夜幕裏的倫敦東區和著名購物街牛津街街頭,無家可歸者的帳篷並不鮮見。
從街頭到車站,從公園到居民區,癮君子在公共場所肆無忌憚使用違禁物。英國警方對吸毒者打擊有種管不過來的態勢,乾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吸毒者光天化日之下在記者居所門洞裏吸毒並滋擾,報警後警車姍姍來遲,對方早已逃離。儘管提供了清晰的監控畫面,警方亦無後續反饋。
警力縮減安全感下降
再説持刀傷人事件。近年來,儘管英國整體持刀襲擊案件呈下降趨勢,但總體數量仍維持在令人警惕的高位。上月2日,曼徹斯特一處猶太教堂外發生汽車衝撞和持刀傷人事件,造成多人死傷。據《衛報》報道,倫敦西部上月也發生一起持刀襲擊,致兩人受傷、一名遛狗路過的男子死亡。
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英格蘭和威爾士共記錄約5萬起持刀襲擊事件;在2022年-2023年發生的594起兇殺案中,41%使用了刀具,平均每週有4人死於刀傷。

11月1日,在英國劍橋郡亨廷登市火車站,警察在事發火車附近開展工作。 新華社/法新
值得注意的是,治安案件中青少年犯罪也日趨凸顯。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間,英格蘭和威爾士共有53名13至19歲的青少年死於持刀襲擊,佔青少年兇殺案總數的83%。記者居住地附近便常有十幾歲出頭的青少年聚集,曾有一夥少年深夜在隔壁的停車樓裏點燃氣溶膠罐引發爆炸,引來警察和消防隊處理,而調查追責卻因取證困難不了了之。
此類處理並非個案。英國司法部在《針對青年人的執法統計報告》中承認,當前執法策略更多依賴替代性懲處,致使大量案件未被正式記錄。
放眼英國,儘管類似列車兇殺案之類大案尚是少數,但安全感降低、日常犯罪風險加劇也是不爭的現實。
究其根源,可能有多重因素,社區警力縮減是其中之一。近年來英國各級政府為削減公共開支,警務預算首當其衝,導致街頭巡邏力度下降、案件處理滯後。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即便政府已承諾追加投入,倫敦警察廳仍面臨2.6億英鎊資金缺口,被迫繼續削減人員與服務。
總之,英國民眾安全感日益下降是冷冰冰的現實。所以,當你從一個安全國度來到英國,對治安安全一定要繃緊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