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10月16日電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已近兩周,但旨在選出新一任首相的指名選舉時間仍未確定。圍繞誰來當首相,日本朝野政黨正展開激烈“攻防戰”,形勢混亂。這一博弈將決定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出任首相的勝算有多大。
10月10日,高市早苗在東京會見記者。新華社/共同社
執政聯盟突然破裂
本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成為該黨首位女總裁。根據規定,她只需通過首相指名選舉就能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然而,與自民黨結盟已有26年的公明黨10日突然提出要退出執政聯盟,為高市出任首相帶來較大不確定性。自民黨在眾議院全部465個席位中擁有196席,公明黨擁有24席;自民黨在參議院全部248個席位中擁有100席,公明黨擁有21席。公明黨退出,讓自民黨距離在眾參兩院過半數需要達到的233席和125席變得更加遙遠。
公明黨這次給出的“分手”理由是,公明黨要求加強對企業和團體政治獻金的管制,自民黨對此未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覆。高市當選自民黨新總裁後於7日任命自民黨高層職務,其中黨內大佬、前首相麻生太郎出任副總裁;“黑金”醜聞重要涉事者之一、原“安倍派”骨幹萩生田光一出任黨內要職幹事長代行。日本《朝日新聞》指出,這兩人都是公明黨所不滿的人物。分析人士認為,“分手”原因還包括雙方的信任感缺失和基本理念不同。
9月22日,小林鷹之、茂木敏充、林芳正、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從左至右)在自民黨總裁選舉政見發表演講會上合影。新華社發(Pool圖片,弗蘭克·羅比雄攝)
“總總分離”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自民黨14日召開國會眾參兩院議員懇談會,多名與會者提出維持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執政黨總裁不是同一人的“總總分離”局面,讓石破茂繼續留任首相,直至高市有較大希望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獲勝。日本《每日新聞》分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呼聲,是因為如果現在就進行指名選舉,首相很有可能會從在野黨中産生。
9月7日,石破茂在東京首相官邸出席記者會。新華社發(Pool圖片,花井亨攝)
日本最早計劃15日召開臨時國會舉行首相指名選舉,後被推遲至20日以後。此後,自民黨又提議21日舉行選舉,但在野黨以正在進行黨際磋商為由拒絕。目前,何時舉行指名選舉仍未知。
高市14日在自民黨的兩院議員懇談會上,就公明黨決定退出執政聯盟一事道歉説:“這是我的責任,對此深表歉意。”
日本媒體曝光了高市的內閣人事安排構想,其中安撫黨內各勢力的意味明顯。日本《讀賣新聞》14日報道,如果高市當選首相,她將考慮任命小泉進次郎為防衛大臣、林芳正為總務大臣、茂木敏充為外務大臣,這三人在4日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都是高市的競爭對手。另一名競爭對手小林鷹之已被安排為自民黨五大重要職位之一的政務調查會長。
日本《朝日新聞》15日報道説,新內閣遲遲無法組建,將延長日本“政治真空期”,或對經濟和外交産生影響。按計劃,日本新首相本月底將迎來一系列外交活動,包括26日起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峰會。
各政黨“攻防戰”白熱化
公明黨向自民黨提“分手”不僅成為高市早苗首相之路的攔路石,也讓部分在野黨看到了結束自民黨統治的希望。從各個政黨在國會的議席數看,三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在眾議院的席位數總和超過自民黨,若這三個政黨聯手,將可能阻止高市出任首相。但這三黨的政策主張存在差異,未必能形成聯盟。《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自民黨眼下正加緊推動在野黨陣營分裂,防止在野黨推出統一候選人。
朝野政黨近期展開“攻防戰”,密集舉行黨際會談。國會中議席數僅次於自民黨的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一直呼籲在野黨團結起來實現“政權更迭”。該黨此前還拋出橄欖枝稱,首相指名選舉中並非必須推選自己的黨首,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也是有力人選。據共同社報道,立憲民主黨與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就推出統一候選人已進行黨首級磋商,但未在政策層面談妥。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講話。新華社發(Pool圖片,金敬勳攝)
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黨首吉村洋文15日舉行會談,同意着眼於聯合執政,從16日開始舉行政策磋商。日本維新會計劃若磋商談妥,就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給高市。高市當選首相的可能性增大。日本維新會16日在國會內召開兩院議員全體會議,同意與自民黨啟動着眼於組建聯合政府的政策磋商,全權交由黨高層處理。
日本首相指名選舉分別在國會眾參兩院進行。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過半者即可直接勝出,若無人獲得過半票數,得票數居前兩位者將進入第二輪投票決出勝負。
從目前形勢看,高市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的勝算更大,不過各政黨間博弈仍在繼續,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的談判結果以及在野黨能否形成合力,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記者:陳澤安、李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