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eSIM來了!手機“無卡時代”已近
新華社記者高亢、吳慧珺
無卡的eSIM來了,我們要跟手機SIM卡逐步説再見了。
近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正式獲得工信部eSIM手機商用試驗批復許可,並在全國上線eSIM手機辦理業務。
中國聯通北京西單營業廳內的eSIM業務展示。(中國聯通供圖)
什麼是eSIM?
eSIM手機業務是一種將實體SIM卡功能集成到手機內置芯片中的技術。消費者購買具備eSIM功能的手機後,無需插入實體SIM卡,便可將電話號碼通過空中下載的方式寫入手機內置eSIM芯片。eSIM手機與傳統手機業務功能一致,可以使用語音通信、數據上網、短信收發等通信服務。
eSIM手機業務試商用啟動,將給日常通信帶來哪些新變化?
智能終端升級。隨着技術升級迭代,手機SIM卡尺寸一直在縮小。eSIM技術可以進一步縮小SIM卡槽在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裏的佔用空間,手機設計將更加輕薄。而且eSIM芯片將直接焊接在主板上,讓手機在防塵、防水、抗震動等方面的能力變得更強。
使用更加便利。下一步,用戶有望在無需實體卡的情況下進行開卡、換號等操作,顯著簡化業務辦理流程;用戶未來無需擔心SIM卡遺失等問題帶來的不便,也不需要到處找卡針;對於跨國出行較多的人,也不需要頻繁換卡……
eSIM落地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便利,更帶來全産業鏈的升級契機。
eSIM手機業務試商用的啟動,將帶動産業鏈對eSIM加大投入,有望進一步拉動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終端、車載網聯設備等eSIM終端的更新和購買熱潮。
未來,憑藉遠程寫卡、使用靈活等特點,eSIM技術將加速延伸至車聯網、智慧城市、消費電子等各類智能場景,為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注入動力,也為萬物互聯發展開拓更多可能。
運營商也在積極布局和推動eSIM相關技術和服務的創新升級。
中國聯通2018年在國內推出eSIM可穿戴業務,目前已累計適配終端75款,服務用戶數百萬;中國移動將開展eSIM芯片與操作系統的國産化技術攻關;中國電信將着力推動eSIM業務發展,為用戶帶來“免插卡激活、跨設備無縫協同、全球無縫漫游”的便捷體驗。
從實體SIM卡手機普及到eSIM手機業務試商用啟動,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的每一步,帶來群眾消費體驗和獲得感的提升。我們期待,未來的每一次連接都將更溫暖、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