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阿拉木圖10月10日電 記者手記丨跨境自駕為中哈旅游年增添動力
新華社記者鄭鈺 孟菁 張繼業
“我們對中國游客簡化了程序,自駕通關比想象中要簡單得多,手續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哈薩克斯坦努爾饒爾口岸海關站副站長謝裏克·道克諾夫日前向記者介紹説。
2024年和2025年分別是中國“哈薩克斯坦旅游年”和哈薩克斯坦“中國旅游年”。記者一行近日來到中哈霍爾果斯口岸哈方一側努爾饒爾口岸海關站,看到貨運車輛和旅游大巴往來不絕,呈現一片繁忙景象,不少中國游客駕駛私家車有序通關。
2023年11月中哈互免簽證協定生效,通關日益便利,使“説走就走”的跨境自駕游變為現實。據道克諾夫介紹,2023年過境努爾饒爾海關站的中哈兩國人員約44.5萬人次,2024年這一數字快速增長至約83.7萬人次。今年前8個月,僅中國公民從該海關站入境哈薩克斯坦便有約34.4萬人次,其中約10%為自駕游客。
自1995年就在哈海關係統工作的道克諾夫告訴記者,為營造更加便捷的過境體驗,近年來努爾饒爾海關站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投用了先進的信息和人工智能系統,中國自駕游客可以享受“掃碼過關”模式,全程無需司機下車、無需停車,以4公里時速通過檢查掃描系統。海關檢查可在數分鐘內完成。
中國游客喬子軒在駛出哈邊檢站後興奮地告訴記者,由於家人在哈工作,此前多次來哈,但均乘坐飛機或旅游大巴,此次祖孫三人從河南一路自駕來哈,是一次全新的嘗試。相比其他交通工具,私家車出行更加方便,“全部通關過程也就兩三個小時,過程也不複雜”。喬子軒一家計劃沿着“雙西公路”開往阿拉木圖,並沿途參觀恰倫峽谷等風景名勝。
駕駛房車的趙新峰告訴記者,在新疆賽裏木湖游玩後,他駕駛房車來到阿拉木圖。房車通關手續和轎車相同,到了異國他鄉,在房車上還能自主紮營做飯,能更充分領略當地美景和風土人情。趙新峰計劃在遍訪中亞五國後沿着絲綢之路探索更多國家。
哈薩克斯坦國家旅游公司國際市場部總監艾努爾·茹馬塔耶娃告訴記者,中哈互辦旅游年取得巨大成功,2024年哈國家旅游公司在中國舉辦了37場宣介活動,並在小紅書和抖音等&&積極推介赴哈旅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公民入境哈薩克斯坦的數量為65.5萬人次。其中,在哈停留超24小時、以旅游為目的的游客數達17.4萬人次,比2023年的10.3萬人次大幅增加。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來哈游客數量已達10.2萬人次,預計全年數字將繼續增長。
“為高質量接待中國游客,哈國家旅游公司正着力建設中文導游人才庫,增加景點和公共設施中的中文標識。”茹馬塔耶娃告訴記者。
位於阿拉木圖的哈薩克斯坦自拍旅行社常年組織哈游客赴中國游玩。該旅行社執行總裁庫阿內什·拜圖爾蘇諾夫告訴記者,隨着互辦旅游年和互免簽證協定的深入實施,兩國間游客和航班數量大幅增長,公司赴華旅游業務量顯著增加,“僅以最受哈游客歡迎的海南游為例,2024年公司共發送1.5萬名哈游客。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已達到2.9萬。”
拜圖爾蘇諾夫説:“中國越來越開放,在國際舞&上展現出自信、時尚、富有活力、科技感十足的形象,這對哈游客來説具有很強吸引力。越來越多人希望了解中國文化,探訪中國名勝。我們也將設計更多組合産品和個性化線路,滿足不斷看漲的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