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保電能 促民生 傳情誼——中企助力印尼鄉村和諧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0 14:11:47
來源:新華網

通訊丨保電能 促民生 傳情誼——中企助力印尼鄉村和諧發展

字體:

  新華社雅加達10月10日電 通訊|保電能 促民生 傳情誼——中企助力印尼鄉村和諧發展

  新華社記者葉平凡

  這是2023年10月5日在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麻拉埃寧縣拍攝的華電(印尼)玻雅發電公司鳥瞰圖。新華社發

  身着印度尼西亞傳統服飾、手執折扇與竹傘的舞者在《廣寒宮》的悠揚樂聲中翩翩起舞。日前,印尼南蘇門答臘省麻拉埃寧縣的華電(印尼)玻雅發電公司(以下簡稱玻雅公司)電廠文體活動中心內,200余名中印尼員工與當地受邀高中生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這場中秋文化交流活動,傳遞出“月圓人團圓”的中華情誼,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持續推進多元文化融合、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縮影。

  印尼蘇門答臘島盛産煤礦,當地發展卻長期受制於電力供應不足。2012年,中國華電海外投資有限公司與印尼國營的布基特阿薩姆煤礦公司合資成立玻雅公司,並開始籌備坑口電廠項目。2023年10月,該項目正式並網發電。

  2025年10月3日,在位於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麻拉埃寧縣的華電(印尼)玻雅發電公司集控室,中印尼員工正在認真工作。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

  藍天白雲下,被熱帶叢林環繞的玻雅公司廠區規劃有序、乾淨整潔。因為採用了先進的發電與環保技術,高聳的煙囪不見煙塵冒出。

  玻雅公司運營總經理王新元説:“我們的發電機組不僅是蘇門答臘島裝機容量最大、最環保的電站,也是印尼最大坑口電站和印尼國家戰略項目。”

  截至今年9月底,玻雅項目已累計向當地電網發送清潔優質電能107億千瓦時,有力緩解蘇門答臘島電力供應壓力的同時,也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能源安全保障。

  2025年7月2日,在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麻拉埃寧縣,華電(印尼)玻雅發電公司設備維護部機務一班師傅談志東(左一)現場指導印尼徒弟度一(左二)和法赫裏檢查電泵冷油器系統。新華社發(羅江華攝)

  據玻雅項目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菲爾道茜介紹,自投産以來,項目本地化用工比例始終保持在六成以上,通過“傳幫帶”、勞動競賽等形式,本地員工專業技能得以提升,其中一批成長為技術骨幹。

  “將來他們無論走上哪個崗位或在哪家公司工作,都會記得曾經在玻雅的成長和進步。”玻雅公司董事長陳興宇説。

  中秋晚會上,玻雅公司印尼方董事米婭主動邀請陳興宇“組團”參加“兩人三足”趣味活動,兩人的默契配合贏得中印尼員工熱烈鼓掌與歡呼。

  2025年10月3日,在位於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麻拉埃寧縣的華電(印尼)玻雅發電公司電廠文體活動中心舉行的中秋文化交流活動上,女員工正在表演舞蹈。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

  “這個活動項目特別能體現我們印尼文化中的‘互幫互助’精神。”米婭説,隊友之間需要步伐協調才能順利前進,玻雅公司的經營理念也與此相通。她認為,印尼和中方團隊只有充分交流,才能更加尊重彼此的價值觀和生活習俗,而語言的雙向學習可以提升溝通效率。

  中方管理團隊正將米婭的想法付諸實踐。陳興宇對自己的印尼語水平並沒有足夠信心,但依然用中印尼雙語完成中秋活動致辭,這讓印尼方員工深受感動。

  “作為中印尼合資項目,大家擁有共同的目標,就是把公司經營好,不斷提高員工福利和幸福感,在這裡找到成就感和歸屬感。”陳興宇説。

  2019年加入玻雅項目的印尼籍工程師阿努格拉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刀郎”。他記得剛開始與中方團隊合作時,自己和其他印尼同事都有點不適應。但經過充分磨合,雙方建立起良好默契。現在,阿努格拉下班後經常約中方同事一起打球、唱歌,周末帶他們去逛附近的巴扎。

  2025年10月4日,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麻拉埃寧縣丹戎拉朗村第三村民小組的卡斯米娜在家中後院展示剛採摘的上海青。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

  在電廠周邊鄉村,玻雅公司還實施“綠色鄉村”項目。通過與當地大學合作,該項目引導村民在房前屋後空地種植有機蔬菜,邀請農業專家為村民提供種植技術培訓,協助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將農産品直接供應至玻雅電廠及附近企業。

  據介紹,在距離玻雅項目最近的丹戎拉朗村,僅玻雅電廠食堂每個月就要在村裏採購價值約5000元人民幣的蔬菜,部分滿足廠區蔬果供應的同時,還讓當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此外,玻雅公司目前已與當地政府、合作夥伴以及社區協商一致,將以電廠回收煤灰為原材料,建設建築材料加工廠。這不僅助力公司增收,而且能進一步提高本地就業、促進地區發展。

  “過去,我們村幾乎每天都會停電,而且停電時間很長。玻雅電站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光明,還帶來了新的收入。我們的明天更有希望。”村民卡斯米娜説。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