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民意調查”——美國操縱民意的工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2 18:10:05
來源:新華網

新華時評丨“民意調查”——美國操縱民意的工具

字體:

  新華社紐約5月21日電 題:“民意調查”——美國操縱民意的工具

  新華社記者徐興堂

  近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又搞了一次有關中國好感度的民意調查,抽樣數據顯示多數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這一調查也被美國媒體廣泛報道。但是由于美國所謂的民調日益被政治化工具化,或許人們在採信之前還應該問一問,這是真實的社情民意,還是在幫美國一些政客“誤導”輿論?

  理論上,民意調查是基于抽樣數據,相對客觀地了解公眾對某個問題看法的一種手段。然而,仔細研究美國幾家知名民調機構的報告就會發現,其民調結果基本上是以意識形態劃線,只要涉及到國際形象、人權、國際關係、體制等議題,包括中國在內的非西方國家永遠是負面多于正面。以皮尤研究中心為代表的美國民調機構緊貼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精心設計民調議題,打著“客觀”的旗號操弄民調結果,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誤導”國際輿論的重要工具。

  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打壓圍堵力度,像皮尤、蓋洛普這些民調機構契合美國政府外交需要,為美國霸權制造有利輿論,包括經常性推出針對中國的民調,引導公眾對中國産生錯誤認知。例如,當美國政客在非洲、太平洋島國等地頻頻出言抹黑中國,試圖挑撥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關係時,皮尤研究中心“適時”發布調查報告,題目就是“美國人認為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比中國的援助更有益”。在另一項關于來自美國和中國的投資比較的調查中,結果是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的對外投資對當地有益,而中國的對外投資則給當地帶來損害。其實質是為了配合美國渲染所謂中國“債務陷阱”的虛假敘事。

  這是2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水中倒影。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綜合來看,美國一些民調機構的常見套路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個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是有針對性選擇民調對象。比如皮尤每年例行的《全球民意調查》,發放問卷的24個國家中,有16個是發達國家,幾乎都是美國盟友,只有8個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在中東這個重要地區,中國的形象積極正面,但只有美國的盟友以色列入選。這種樣本選擇存在明顯傾向性,難以體現調查數據的客觀平衡性,其結果自然也無法令人信服。

  第二個重要手段是議題設置。美國民調機構進行的國際性調查具有明顯政治化傾向,近年來針對中國的民調明顯增多,而大多數美國民眾對中國缺乏了解,這恰好為民調機構提供了操弄民意的空間。他們設計的問題往往具有極強的誘導性,受訪者大概率會按照他們設計的思路回答問題,從而得出他們想要的答案。

  4月25日,遊客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廣場遊覽。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第三個重要手段就是偏頗解讀民調結果。例如,皮尤去年7月發布了一項民調結果,標題和導語故意突出受訪者對中國在某個方面的負面看法。實際上,這次調查中的多個子項目結果是受訪者對中國的看法偏正面或非常正面,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科技進步很好,有40%的發展中國家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是世界上最好的。在經濟方面,所調查的6個發展中國家裏大部分人認為自己國家因中國的投資受益,在尼日利亞、肯尼亞和南非,這一數字均超過70%。但這些有利于形成全面認知的子級內容往往在新聞報道時被刻意忽略了。

  可以看到,美國民調機構配合政客抹黑中國的行為嚴重誤導公眾,不僅損害其多年形成的商業信譽,而且會對中美關係發展和民間交往産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美國有關政策制定者産生幻覺而出現偏差。這些年來中美關係經歷波折,固然有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因素,但民調機構推波助瀾帶節奏,值得警惕。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