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主打“非洲制造”的中國工業園靠什麼深得人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8 22:06:05
來源:新華網

這座主打“非洲制造”的中國工業園靠什麼深得人心

字體:

  新華社坎帕拉5月18日電 走進烏幹達首都坎帕拉一家商場的家電賣場,顧客會被寬敞明亮的空間布局、現代簡約的裝修風格所吸引。賣場分上下兩層,佔地數千平方米,從電視、冰箱、洗衣機,到電飯鍋、微波爐、榨汁機,再到智能掃地機器人等新型家居設備,應有盡有。顧客穿梭在貨架間仔細挑選心儀之物,並不時向店員咨詢産品性能。

  在這家名為“UHome”的賣場裏,電視機展區墻上的一幅海報格外醒目。海報上除了印有烏幹達國鳥灰冠鶴,還印著“BUBU”,即“Buy Uganda, Build Uganda”(“買國貨,建國家”)的英文縮寫。這項倡議由烏幹達政府發起,旨在推動國內制造業發展和促進本土消費。

  4月6日,在烏幹達首都坎帕拉的UHome家電賣場,一名店員(左)為顧客介紹商品。新華社記者李亞輝攝

  據“UHome”銷售經理阿卜杜勒·塞卡比拉介紹,這裏銷售的絕大部分家電都是在中國-烏幹達姆巴萊工業園生産後直接運到賣場,自産自銷的運營模式有效縮短了從生産到零售的鏈條,極大降低了成本。“憑借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和産品的物美價廉,‘UHome’深受當地顧客青睞。”

  中烏姆巴萊工業園距離坎帕拉約200公里,附近有三條國家公路,所在的烏幹達東部城市姆巴萊是烏通往鄰國肯尼亞蒙巴薩港的內陸運輸必經之地,區位優勢明顯。這座烏幹達國家級工業園和“UHome”一樣,都是由中國民營企業天唐集團投資運營,自2018年3月啟動以來已吸引40余家企業入駐,為當地創造5000多個就業崗位。

  4月4日黃昏,在烏幹達姆巴萊市中烏姆巴萊工業園,人們從園區魚貫而出。新華社記者李亞輝攝

  家電、日化、家紡、建材、醫藥、汽車制造……乘車行駛在佔地數千畝的園區裏,記者發現這裏匯聚的行業與烏幹達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打造工業園的初衷就是填補烏幹達在這些重要生産領域的空白,降低這類産品的消費成本,通過制造業帶動當地工業化發展,改善就業與民生。”天唐集團總經理王文通説。

  非洲經濟長期依賴初級産品出口,工業生産加工能力較弱。烏幹達政府近年來大力推進改革,將工業化確定為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免稅、減稅等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建立工業産業合作園區。

  4月5日,在烏幹達姆巴萊市中烏姆巴萊工業園的利達完美投資有限公司,當地員工在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李亞輝攝

  “在當地政府支援下,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內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引入海關、注冊、商檢等職能部門,為入園企業提供注冊、商檢、簽證、海關、稅務、物流、融資等配套服務。”王文通説,園內還建有魯班工坊實訓基地,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後,預計可為當地工人提供鉗工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加工技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以滿足各類企業生産需求。

  與魯班工坊一路之隔的是中企明珠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明珠科技是最早入駐工業園的幾家企業之一,主要生産照明用品。走進廠房,一排排工作臺上擺放著各種工具,上百名烏幹達員工身穿工作服,全神貫注地進行焊接作業。“過去,烏幹達的LED燈具主要依賴進口,價格貴不説,壞了也沒地方修。中國企業改變了這種情況。現在,我們公司每年生産約300萬只LED球泡燈和日光燈等産品,銷往烏幹達各地。”當地技工約瑟夫·奧蒂姆説。

  4月5日,在烏幹達姆巴萊市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工人們在明珠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李亞輝攝

  作為明珠科技的“元老級”員工,奧蒂姆見證了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及其周邊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片荒蕪的泥土地,到園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再到超市、餐廳、旅館等周邊配套設施拔地而起……“在中國工業園上班已成為當地年輕人引以為傲的事。”他説。

  王文通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已孵化出多個電視機和智能手機本土品牌,未來計劃通過工業園聯動“UHome”等項目,利用線上和線下渠道打造一個“智能·家居·生活”本土數智化産業生態平臺。

  4月5日,在烏幹達姆巴萊市中烏姆巴萊工業園的利達完美投資有限公司,一名中國技工為當地員工講解縫紉技術。新華社記者李亞輝攝

  中烏姆巴萊工業園的發展,正是中非工業化合作不斷深化拓展、提質升級的縮影。

  烏幹達貿易、工業和合作部工業國務部長戴維·巴哈蒂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在烏幹達經營的工業園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制造業,助力非中工業化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與非盟《2063年議程》目標相呼應。“期待這些工業園能夠孕育出更多非洲本土品牌,讓‘非洲制造’走向世界!”(記者:金正、聶祖國;剪輯:連家彤(實習生);編輯:董亞雷、歐颯)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