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一位博物館講者的“治愈力”敘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8 15:40:38
來源:新華社

中國故事|一位博物館講者的“治愈力”敘事

字體:

  50來歲的肖靜,身材清瘦,背脊挺直,笑容清淺。當她站在歲月悠遠的國寶面前娓娓道來,那些歷史的遺珠仿佛瞬間聚攏而來閃耀成光華。而當你站在她面前,市井喧囂似乎悄然褪去,眼前只有翰墨筆意、長安書香。

  這位講了將近30年文物故事的講解員,是流量時代另類的“明星”。粉絲們喜愛她“飽讀詩書氣自華”的書卷氣,她款款道來的故事裏總有溫暖而治愈的力量。

  不會唱歌但可以讀詩的導游

  肖靜的抖音賬號目前已有127萬粉絲,可以説是一名“網紅”。她坦言最初並不了解網絡&&,“能走紅是完全沒有想到的”。

  肖靜正在為游客講解文物。 (受訪者供圖)

  1996年,23歲的肖靜成為一名導游。“我喜歡無拘無束的自由,到處走走看看,所以在年輕時就選擇了旅游行業。”那時候的肖靜喜歡帶着游客天南地北到處跑。

  “我當時的講解中書面語比較多,偏重於知識的輸出。但很多游客可能更喜歡活潑的、能唱能跳的導游。我有時也會迷茫,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個行業。”長時間思考後,肖靜意識到自己不願意為迎合潮流而改變屬於自己的性情。

  在三十多歲的時候,肖靜暫時離開導游行業回歸家庭。雖然沒有外出工作,但在這段靜下來的時光裏,她“讀好書,不拘一格地讀書”。閱讀阻隔了外界的喧囂,填充了日常時光,豐盈了渴求的大腦,安撫了浮躁的內心。

  “這段時間非常重要,不僅僅是單純地積累,也打通、連貫了很多知識。”肖靜説,“同時我也在思考,如何把更多的歷史知識以更好的方式傳遞給別人。”《大學》《中庸》《論語》等中國傳統經典帶給她深厚的文化底蘊,《瓦爾登湖》等中外文學作品讓她的精神世界更加豐盈。

  肖靜正在為游客講解文物。(受訪者供圖)

  2018年,肖靜回歸旅游行業。隨着中國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成為許多人休閒、旅游的首選地。

  “在博物館裏,你看到的不是冰冷的、沉積的歷史,你看到的是整個中國的成長史。當我向美的東西深入的時候,美的東西也就過來反哺我自己。”這是肖靜決定致力於讓千萬人愛上博物館的原因。

  如果説導游在講解之外還得有點才藝,那肖靜的才藝是讀詩。“用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這是肖靜為網友朗誦的台灣詩人紀弦的詩。“閉着眼睛聽,名字忽然有了影像,然後我哭了”“會讀詩的導游太有魅力了!”——網友們如此留言。

   用底蘊累積起的流量

  “這塊石碑是草書名碑,它的書法者叫懷素,是唐朝名僧。他生於盛唐,經歷了安史之亂。他早些年就出家為僧,卻喜歡飲酒,恣意狂放……”在西安碑林博物館中,肖靜講述着懷素如何在光滑的芭蕉葉上筆走龍蛇,如何觀察如麻雨腳改進筆意……娓娓道來間,大草千字文碑上婉若游龍的文字“活”了起來。

  “這是何家村遺寶中的兩件酒器,它們叫鎏金蔓草鴛鴦紋銀羽觴。鴛鴦在中國古典文化中是吉祥鳥雀,古人認為鴛鴦兩兩相伴,永不分離;蔓草和菟絲一樣,是相互纏繞的植物,都是愛情的象徵。因此我們判斷,兩隻酒器或是帝王賜給待嫁公主的,或是賜給待娶王子的。”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肖靜向人們描摹着千年前的浪漫。

  為了做好講解,肖靜翻閱了大量歷史資料、聽了許多專家講座。“一個人、一件文物都不可能脫離時代而存在,要講好這些,首先整個歷史時代、歷史事件等背景非常熟悉。不管是文物還是人物,都要放到背景中去還原。”肖靜説,“比如講書法碑刻,我就需要了解中國古代書法史、藝術史,清楚每一位書法大家他們不同期的風格,這些不同風格的形成和當時的歷史階段又有哪些&&等等。”

  肖靜最喜歡講解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館。“我覺得書法藝術和聲音藝術一樣,都注重情緒的當下表達。墨色的濃淡、筆鋒的轉折,與語速的快慢、音調的高低是相通的。我用學習朗讀的方法去理解書法,再將這種理解傳達給游客。”

  一個個短視頻在網絡&&播放,肖靜獨特的講述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目前她在抖音&&的賬號粉絲已超過127萬。其實一開始肖靜是抵觸做賬號的,“我是社恐,也不會取悅別人,不具備受到大家喜愛、推崇的基礎。”她説。

  不過她很快看到了這件事為自己帶來的提升作用——通過視頻反復播放發現講解中的問題,收穫網友們中肯的建議。慢慢地,肖靜開始在家中對着手機錄像,反復練習和調整,漸漸找到了做網絡賬號的樂趣,講解也更入佳境。

 肖靜正在為游客講解。 (受訪者供圖)

  有網友為肖靜留言——“老師是&&裏的一股清流,聽完感覺心曠神怡,內心變得豐富”;“知性優雅不懼歲月,娓娓道來文物復活”。

  慢下來,行遍“長安三萬里”

  “聽過肖靜講的碑林,才算真正來過西安。”這是觀眾寫下的留言。而肖靜的願望是讓更多人行遍“長安三萬里”,愛上博物館、愛上中國文化。

  “我帶過一個家庭團,講解休息的時候,有個6、7歲的小妹妹跟我説‘我覺得我們的民族真偉大!’我聽完後眼淚直接就掉下來了。”肖靜激動地説,“在孩子們的心裏種下一顆愛國愛家愛民族的種子,將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傳承給下一代,這是博物館講解工作的意義所在。”

  “閉着眼聽”“夜晚安靜的時候聽”“聽完,安靜地入睡”……許多網友&&會在類似的場景中聆聽肖靜,並獲得了“直達心靈深處的治愈力”。還有網友透露:每次去碑林,肖老師總會帶着貓罐頭,投喂兩隻可愛的小傢伙“颯露黃”和“烏衣”,在那裏,肖老師會盡力救助生病的貓貓、流浪的小狗……“肖老師把工作做成了自己的藝術,照亮了別人”。

  “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紛紜的世界裏,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拼盡全力不敢停下來,生怕被時代淘汰了。但是當我們像旋轉的陀螺一樣,我們可能會忘卻了自己究竟為什麼跑得如此匆忙。”這段發表在網上的“肖靜體”獨白打動了無數人。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長安三萬里”只有慢下來才能走遍。中國有6000多家博物館,肖靜以及千千萬萬個“像肖靜一樣”的博物館講者傳遞知識、引導審美,捂熱着漸行漸遠的歷史,讓人們匆忙的腳步暫時放慢,但心靈卻“滿起來”。

  

  監製:衛鐵民 劉暢

  記者:姜辰蓉 李亞楠

  視頻:李亞楠

  編輯:劉暢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陜西分社

  聯合製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