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雙節・媒好團圓”假日出行健康沙龍舉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6:42:15
來源:新華網

“智匯雙節・媒好團圓”假日出行健康沙龍舉辦

字體:

  隨着國慶、中秋“雙節”臨近,公眾出行需求逐步釋放,旅途健康防護、飲食安全保障及突發狀況應對等話題,成為當下關注的焦點。“雙節”前夕,由愛媒智庫與河南省醫學傳播學會聯合主辦的“智匯雙節·媒好團圓”假日出行健康知識普及與實踐交流沙龍在北京舉行。活動以“專業分享+實踐體驗”為核心模式,既為大眾雙節平安出行提供實用指引,也搭建起健康科普與民生需求高效對接的交流&&。

  本次沙龍由北京廣播電視台原主持人芳華主持。她介紹,愛媒智庫歷經近13年沉澱,始終以公益宣傳、健康科普及搭建優質交流&&為核心;河南省醫學傳播學會深耕醫學領域,具備紮實的專業優勢。雙方此次合作,旨在將專業健康知識轉化為大眾出行“用得上、用得好”的實用內容,切實回應雙節出行期間的民生健康關切。

  在健康知識分享環節,多位專家從飲食、安全、康復、特殊人群防護等維度,給出針對性出行健康建議。中國食品安全報副社長牛安春圍繞“飲食安全與特殊人群防護”指出,出行選購食品需理性看待“一分錢一分貨”,優先選擇來源清晰、品控完善的産品以降低風險;同時提醒老年群體及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患者,提前備好足量有效期內的急救藥品(如降壓藥、降糖藥、硝酸甘油、抗過敏藥物等),並保證每日蛋白質與粗纖維攝入,兼顧飲食均衡與用餐衞生。

  《中國建築金屬結構》雜誌社社長王賀聚焦“出行安全與日常健康管理”,強調夜間行車存在照明不足、駕駛疲憊等隱患,建議盡量避免夜間出行,確需出行需提前休息、規劃路線;結合國內酒文化,他呼籲“飲酒適度”,嚴守“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底線,同時建議假日保持適度運動以增強身體素質。

  醫學科學報社總編輯張明偉分享了貼合出行場景的腿部養護方法“踝泵運動”,躺床上、坐椅子上都能做,步驟如下:勾腳——緩緩將腳尖朝向自己鼻子的方向勾起,感覺小腿前方肌肉繃緊,腳跟可稍微離床或離地,保持5-10秒;繃腳——再將腳尖用力向下踩,像踩油門一樣,感覺小腿後方肌肉繃緊,保持5-10秒;環繞——以踝關節為中心,腳趾做360度環繞,可耐受的範圍內保持動作幅度最大。注意事項——動作要慢,感受肌肉的收縮和放鬆,效果更好;幅度要大,在無痛範圍內,盡量做到最大角度;頻率要夠,每小時做5-10分鐘,或每組動作(勾腳+繃腳為1次)做20-30次,每天多次。以此防止久坐、久站、久躺帶來的下肢靜脈血栓風險。

  《婦兒健康導刊》編輯部采編中心主任吳雅君分享“低鹽、低糖、低油”飲食實踐經驗。她建議出行時優先選擇清淡烹飪菜品,主動要求少鹽少糖,購買包裝食品查看營養成分表,並用新鮮水果、原味堅果替代高糖零食,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避免加重身體負擔。

  鐵路總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呂加恩為老年出行者及同行家庭支招。她提到,老年朋友出行期間晚餐需遵循“清淡、少食”原則,避免過量飲食增加腸胃負擔;吃飽後切勿立即坐下或躺下,以免影響小腸吸收功能,建議緩慢走動片刻以助力消化、減少不適。

  《中國發明與專利》雜誌社副主編唐宇從“運動健康與損傷康復”維度提醒。她&&,出行或日常運動需採用科學方法,避免因熱身不足、動作不規範、強度超標引發肌肉拉傷、關節損傷;若不慎受傷,“後期康復至關重要”,建議優先選擇正規醫院或專業康復機構,可結合損傷類型選擇針灸、推拿、物理治療(如紅外線照射、超聲波治療)或針對性康復訓練,通過系統化方案幫助身體恢復。

  國家孕嬰網事業發展部部長劉宏蛟聚焦“孕期出行安全”,建議孕婦出行優先考慮身體狀態,避免長途顛簸、擁擠的交通方式,出行前諮詢産檢醫生並制定行程;途中定時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隨身攜帶靠墊、溫水及産檢手冊、常用藥品等;同時要格外關注飲食衞生,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腸胃不適。

  《中國通信》雜誌社副總編輯侯忠誠從“人文關懷與家庭和諧”視角進行了分享,他認為,家人間的相互照料能減輕旅途不適、拉近距離,讓出行充滿暖意,提升家庭出行的幸福感。

  北京市回民醫院黨委書記衡薇結合醫院特色與出行場景,介紹北京市回民醫院雖具民族醫院屬性,但始終面向各民族群眾開放,提供平等、優質的醫療服務;她還介紹了諸如出行防治暈車、暈船的中醫小妙招。

  沙龍特別設置“沉浸式游園”實踐環節,將健康理念從理論延伸至真實體驗。

  河南省醫學傳播學會秘書長李潔從醫學傳播視角分享活動意義與未來規劃,她希望通過此次沙龍為健康知識傳播搭建優質&&,讓專業內容精準觸達大眾;未來學會還將持續推動醫學傳播與專家資源、媒體力量深度結合,整合優質健康科普資源,讓更多民眾便捷獲取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為健康生活提供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蘭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