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丨白天沒精神,晚上睡不着,不如跑起來試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4:02:01
來源:新華社

追光丨白天沒精神,晚上睡不着,不如跑起來試試?

字體:

如果你總是感覺很累

但想想也沒幹什麼

晚上不由自主熬夜刷手機

早睡早起計劃再次失敗

工作效率總是很低,難以專注

……

這可能不是因為懶

而是體格太弱,無法支撐夢想

想要低成本重啟人生

不妨從跑步開始

2025全國職工半程馬拉松賽(銀川站)比賽現場。受訪者供圖

別以為小編又在灌雞湯

在日前落幕的

2025全國職工半程馬拉松賽(銀川站)上

來自全國各地的2萬名參賽者

匯聚寧夏銀川

金融、保險、鐵路、公安、個體戶

……

他們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勞動者

隨機詢問十名跑友

大約有九個會笑稱自己是“工作狂”

而跑步讓他們完成了身心蛻變

張明展示自己的完賽獎牌。

46歲的張明

是呼和浩特鐵路局工務機械段主任

承擔着鐵路鋼軌更換、焊接等任務

經常還要輪值夜班

五年前

一向敬業的他常感到“體力跟不上”

在身邊同事和跑團影響下

他開始嘗試跑步

最初他感到很難堅持

但逐漸培養了晨跑4公里的習慣

這不僅讓他作息更規律

還把他的“三高”指標降了下來

“我的性格也從過去容易低落

變得更加樂觀堅韌、積極向上了”

他還帶動了4名下屬職工一起跑步

“大家工作狀態更認真了,

對生活更有熱情了”

47歲的李學薇(左)賽後與跑團朋友合照。

計曉媛(左)一家三口都來參加馬拉松賽。

38歲的李嘉偉是寧夏中衛市酒吧老闆,跑步讓他主動戒除煙酒。

跑步對張明的改變

幾乎可以在每一名跑者身上看到

有些人為了減肥開始跑步

卻發現連熬夜玩手機的惡習都戒掉了

只為了第二天迎着朝陽奔跑

有些人感受到自律帶來的深層快樂

主動推掉酒局,狠心戒煙

社交圈漸漸被愛運動、積極向上的人填滿

還有人帶動家人一起運動

周末活動從“集體擺爛”到享受戶外

甚至有人一改內耗的性格

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找到人生錨點

“不再在乎外界的評價了

只和自己比”

“和同事的關係都變和諧了”

42歲的李晶展示完賽獎牌。

42歲的參賽者李晶

是甘肅一家保險公司的外勤人員

日常面臨較大考核壓力

她本人曾常因過度在意他人評價、

做事拖遝而焦慮

為了減肥,她一年前開始跑步

“三個月就減重25斤”

跑步還倒逼她調整作息和飲食習慣

她明顯感覺

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變強了

精力也充沛了

跑步還成為她與客戶溝通的新話題

客戶因她能堅持跑馬拉松而更加信任她

間接促進了業績提升

她還主動報名參加培訓

獲得了醫療跑者資質

只為在賽事中體驗不一樣的角色

“好多人都説跑步會加速衰老

一些人就被嚇退了不敢跑

其實適度跑步會讓人更加年輕”

跑者在賽後合影。受訪者供圖

2025全國職工半程馬拉松賽(銀川站)

作為給各行各業職工準備的專屬賽事

備受跑者讚譽

“報名是免費的,抽籤也沒那麼難”

“參賽包特別實在,居然還有寧夏紅酒”

“賽道規劃特別好,感受到了銀川的美”

這場馬拉松

是全國首個獲得中國田徑協會A1級認證的

職工路跑賽事

由中華全國總工會指導

獎牌主題也是

紀念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

參賽者共同的心聲是

“希望以後多多舉辦這樣的賽事”

銀川監獄系統工作人員賽後合照,左二為馬騰,左五為王晶晶。

在各行各業的跑者中

“銀川監獄工會”的旗幟特別顯眼

大家通常只能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獄警

也加入了這場賽事

41歲的王晶晶

是銀川監獄系統的財務工作者

她告訴小編

一線獄警身心壓力較大

因此大家平時會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

銀川監獄系統職工在馬拉松比賽中。受訪者供圖

40歲的馬騰被同事戲稱為“運動隊隊長”

他是銀川監獄監區教導員

他經常帶動同事跑步,打排球等

還加入了寧夏警察馬拉松俱樂部

在賽事中承擔護跑職責

“馬拉松能磨煉人的意志品質

幫我們更好地應對困難

也讓我們同事更加團結、氛圍更輕鬆”

47歲的廣東跑者孫丹(左)與寧夏跑友合影。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有點心動

卻仍覺得困難重重?

或許你可以試試廣東跑友孫丹的方法

晚上下班後,他會沿着珠江邊跑步

起初跑1公里都氣喘吁吁

後來他開始數路邊的燈桿

每隔10米一個燈桿,他一次數10個

跑步里程逐漸提升

本次比賽

他計劃100分鐘跑完半馬

致敬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

但卻比計劃多了約1分鐘

雖未實現目標

但刷新了個人最好成績

“人生有遺憾才會有成長”

孫丹展示十五運吉祥物徽章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徽章。

今年11月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

孫丹特意帶來了吉祥物中華白海豚的徽章

並大聲對小編説

“勞動創造幸福”

“讓我們一起運動,一起變強!”

記者:馬思嘉

圖片:馬思嘉(除標記外)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