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榮光 共話統一新篇——兩岸暨港澳隆重慶祝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8 23:46:20
來源:新華網

銘記歷史榮光 共話統一新篇——兩岸暨港澳隆重慶祝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題:銘記歷史榮光 共話統一新篇——兩岸暨港澳隆重慶祝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

  新華社記者

  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回歸祖國懷抱。在台灣光復8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全國人大常委會10月24日作出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

  這一莊嚴決定,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引發深沉強烈反響。各地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共慶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銘記80年前“國土重光、巍峨中華”的歷史時刻,凝聚“血脈同根、命運與共”的磅礡力量,奏響“同心共赴復興征程”的時代強音。

  回望浴火重光歲月

  2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三層小禮堂莊嚴肅穆,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代表等與會,共同回望那段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的歲月,匯聚起團結奮鬥的前行力量。

  “作為一個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的中國人,參加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心情無比激動。”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在大會發言時説,讓我們攜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共同完成祖國統一的時代使命。

  25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釣魚&國賓館舉辦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招待會,參加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的台灣各界嘉賓、大陸有關方面代表人士歡聚一堂,共享民族榮光,同盼祖國完全統一。

  同日,《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387張泛黃的照片、453件斑駁的文物,訴説着台灣同胞“誓不臣倭”的民族氣節和壯烈抗爭。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在國家設立的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舉辦主題展,就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兩岸同胞同呼吸、共命運,將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志東説。

  全民族抗戰爆發後,數萬台灣同胞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大陸參加抗日鬥爭。展覽中所呈現兩岸共禦外侮的歷史,讓來自台灣的自媒體人王裕慶心潮澎湃。

  “台灣光復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重要的一頁,這一天成為法律上的紀念日,對於強化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激勵兩岸同胞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貢獻力量,非常有意義。”王裕慶説。

  “當聽到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這一決定的消息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上海市&&黨組書記李海泳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是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干涉勢力的有力反擊。消息傳出後,眾多台胞微信群中消息刷屏,人們奔走相告,倍感振奮。

  同日,由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監製、中國集郵有限公司發行的《台灣光復紀念日》紀念封正式面世。紀念封貼有印有“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字樣的個性化郵票。在首日封售賣現場,民眾自發排起長隊,爭相加蓋印有10月25日日期的郵戳,20萬封在短短兩三天即售罄。

  聯結共同歷史記憶

  從北京人民大會堂裏“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鏗鏘宣示,到&&中山堂穹頂回蕩的《台灣光復紀念歌》……紀念台灣光復的熱潮涌動海峽兩岸暨港澳。

  25日上午,統一聯盟黨、台灣勞動黨等多個團體舉辦的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活動拉開序幕。統一聯盟黨主席王永受訪時説,台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在國家層面將10月25日設為紀念日,是對“台灣為中國領土”這一歷史事實與法理事實的再次強調,從根本上駁斥了島內分裂勢力鼓吹的“台灣地位未定論”。

  同日下午,由台灣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等團體發起的紀念活動在&&中山堂舉行。80年前的這一天,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此舉行,宣告日本對台灣50年殖民統治徹底終結。

  “&&中山堂的穹頂,映着久違的晴朗,‘台灣重入中國版圖’的宣告,是光復的朝陽。”26日,全國&&在北京舉行“銘記歷史 捍衛成果 守護家園 共創未來”——各界台胞慶祝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系列活動。台灣影視演員李志希、北京人藝演員高倩合作朗誦長詩《台灣光復頌》,以飽含深情的詩句重現了&&中山堂那場莊嚴宣告的歷史瞬間。

  在&&,由台灣抗日親屬協進會等團體舉辦的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音樂會25日在霧峰林家“宮保第”舉行,感懷台灣先輩在日據時期從未止息的抗日鬥爭。

  一場場莊重而深情的紀念活動,聯結起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訴説着“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更傳達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定信念。

  &&中央26日在京召開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座談會,推出“共鑄民族魂——&&中央台灣光復紀念日特展”,邀請&&盟員、台胞代表、抗日志士後代等座談觀展。

  由&&中央、全國政協港澳&僑委員會、全國&&共同主辦的“共鑄民族魂”——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音樂會27日晚在京舉辦,在樂聲中回溯不屈歷史,用旋律歌咏血脈深情。

  10月27日晚,由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全國政協港澳&僑委員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共同主辦的“共鑄民族魂”——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音樂會在北京舉辦。這是10月27日拍攝的音樂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黃浦江畔的上海歷史博物館內,“赤子同心補金甌”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暨台胞抗日史料展開展;嶺南古厝間,汕頭台胞走進潮汕抗日戰爭紀念館,在抗戰文物與華僑抗日史跡中感悟偉大抗戰精神;閩西大地的永安復興堡前,兩岸同胞以“兩岸同歌·復興共跑”活動隔海相和,80名跑友排列成“80”造型齊唱《龍的傳人》,與台灣宜蘭會場遙相呼應。

  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上午,&&邱慶齡從上海趕到位於江蘇淮安的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瞻仰、憑吊。他&&,民進黨在島內“執政”以來,有關台灣光復的相關內容被淡化,祖國大陸以立法形式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有助於喚醒更多台灣青年銘記、弘揚兩岸共同抗戰歷史,將進一步激發台胞的認同感與愛國熱情。

  連日來,港澳輿論高度關注並大篇幅報道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活動。“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就是要讓這段光榮歷史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中華兒女心中。”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高松傑&&,統一是大勢所趨,是民心所向。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劉藝良、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張宗真等澳門人士應邀參加紀念大會。劉藝良&&,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性。

匯聚促進統一洪流

  以歷史照亮未來,以奮鬥續寫華章。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設立之際,兩岸同胞共同致敬這一莊嚴歷史時刻,傳承偉大民族精神,凝聚起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廣泛共識。

  “我們不僅要維護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更要為兩岸未來開創更加光明的前景!”台灣青年學生丘秉儒在各界台胞慶祝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系列活動的座談會上痛斥“台獨”勢力以所謂“終戰”“接收”篡改歷史,號召兩岸青年站出來揭露謊言,“讓真實的歷史被更多人看見”。

  10月26日,在&&歷史陳列館,嘉賓參觀“共鑄民族魂——&&中央台灣光復紀念日特展”。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耿耿山河念,眷眷家國夢。

  25日,“烽煙淬魂 共鑄中華——紀念台灣光復八十周年”活動在福州台灣會館舉行,現場放映了取材於真實歷史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剪輯短片。吳石將軍等隱蔽戰線英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錚錚誓言打動眾多台胞。

  “全國人大常委會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這一莊嚴決定,是對歷史的有力回應。”福州台胞陳楓説,我們要把歷史講清楚,把真相傳下去,讓兩岸的年輕人都知道:我們從未分開。

  &&廈門市委會主委陳紫萱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不僅是回望歷史,更是在新時代強化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記憶,為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凝聚力量。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而台灣光復80周年恰逢此時,賦予紀念日更深遠的內涵。”汕頭市&&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志偉&&,“十五五”規劃將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偉業緊密結合,我們將引導支持更多&&&企積極融入祖國大陸發展的新格局,共享中國式現代化成果,共同推進民族復興偉業。

  兩岸同舟楫,同心續華章。

  兩岸同胞正以實際行動傳承偉大抗戰精神,攜手同心,共築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光明未來。正如《台灣光復頌》所咏:“光復永續,為我家鄉;光復永續,巍峨中華!”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