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義市習水縣位於貴州北部,遵義市西北部。最高海拔1871.9米,最低海拔275米。有林地256.6萬畝,森林覆蓋率59.88%。位於習水縣東北部大坡鎮小羅村有一位生態護林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終堅守在巡山護林一線,守護着一方安寧。
周德財2016年被聘為習水縣大坡鎮小羅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以來,盡職盡責,樂於奉獻,以高度的責任心,盡心盡力保護小羅村森林安全,被群眾譽為小羅村“護林使者”。
堅守護林崗位,盡心履職盡責
周德財作為大坡鎮小羅村小羅組的護林員,管護着2041.3畝的山林。2016年成為生態護林員時,老周十分激動和忐忑,激動的是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能夠讓自己留在家鄉參與生態保護,忐忑的是他認為自己只有初中學歷,文化水平不高,從未接觸過森林防火、林草等政策,擔心自己不能勝任。為盡快進入角色,老周從不敢怠慢,他積極參與業務培訓,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加強森林防火實踐,用較短時間快速掌握森林防火相關的知識和技術。
老周成為生態護林員後,每天早出晚歸,不管在低窪處的田間地頭,還是荊棘密布的林深處,都佈滿了他的足跡,對管護區域的情況瞭如指掌。當遇到特殊情況或緊急通知,老周總是風雨無阻,第一時間趕到一線,他説:“24小時待命,是我作為生態護林員的責任。小羅組這一片區域,沒有比我更熟悉的人,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家鄉的山清水秀、藍天白雲,村民的安全都需要我的守護。”
每年秋收時節,老周在巡山護林途中,路過時看到田中正在幹農活的農戶,無論有沒有野外用火,都會和農戶打好招呼,向他們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針對管護區域一些相對重點的農戶,老周都會多次上門去給他們持續宣傳,不光是森林防火,還有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以及其他相關的林業政策。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歷經父母病逝和離婚,目前,老周和兒子相依為命,身患高血壓慢性病的老周為了不讓年幼的兒子在學習上分心,在家中陪伴上中學的兒子周帥。自從孩子讀初中起,老周一直處於捉襟見肘的窘迫境地,省吃儉用的他,為了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四處奔波,東拼西湊,從未給自己添置一件像樣的新衣服,身上穿的,家裏用的大多來自於身邊的村民;幫扶人經常到他家中了解情況,主動捐資,幫助他解決孩子學雜費等燃眉之急;村委會了解到老周的困難後,由駐村第一書記作為代表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後,老周每年有了1萬元的工資穩定收入,加上自己在家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受惠於村委、幫扶人、身邊的村民朋友,老周一直心存感恩之情。
2021年的春天,小雨連綿不斷,周德財在巡山的過程中發現,位於小羅組火堰塘往風岩方向的小路垮塌,而此處又是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為保障孩子的安全,老周在附近農戶家中借來了鋤頭、鐵鍬等工具,並動員村民們一起幫忙。老周和村民找來幾棵樹榦,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木橋,雖然簡陋,但也算為孩子們的上學出行提供了保障。事後老周立即上報村委,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2022年的夏天,由於久旱缺雨,村裏很多人的固定飲水點出現斷水情況,老周在巡山途中發現年過八旬的老人胡樹青在提水,看他非常費勁,主動上前幫忙提水。在閒聊中老周了解到老人家的水源也斷了,政府送到家的水只夠他自己日常飲用,家中的牲畜用水不夠,只有自己去提了。後來在日常的巡山中,老周總會從他家門口過,和他聊聊天,幫幫忙,為老人的生活盡上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
堅持護林愛綠,築牢思想之基
作為一名生態護林員,周德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護林使者”的責任和擔當,他説:“我們生態護林員是村民的引領者也是黨和政府第一線的森防力量。作為護林員,要有擔當,有責任心。我從群眾中來,也在群眾中工作,先做好人,後做好事一直是我做人做事的宗旨。”
部分村民對於野外違規用火,燃燒秸稈雜草等安全意識不夠,周德財會主動向他們宣傳森林防火政策,積極與村民溝通、解釋,逐步轉變村民的思想,“一直以來,我管護的區域野外用火都是及時制止的,但部分村民對護林員的工作不太支持,我相信,通過我努力的開展工作,加強各方面知識的宣傳,一定能夠有效地提升農戶的意識。森林防火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每一個群眾的事。”
除了注重火源,勸誡野外用火,周德財耐心向村民勸導捕獵野生動物、亂挖野生植物、亂採濫砍、非法採礦、取土、燒炭等破壞森林資源現象,用事實、擺案例、講道理,進一步提高了村民愛林、護林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堅決守牢家鄉的森林生態資源,任職以來,周德財處置了100多起火災隱患,制止了9起濫伐林木、非法開墾。
一路風雨一路歌,7年來,老周以他守護家鄉森林生態資源的熱情、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敬業精神,獲得了幹部和村民的讚譽和肯定,當被問起做生態護林員的感受時,他説:“上山巡護,下山宣傳,隨叫隨到,説不辛苦是騙人的,雖然我能力有限,但能為家鄉的生態環境和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出一份力,這點辛苦不算什麼。”
當前,秋冬防火關鍵期來臨,小羅村“護林使者”周德財又開始了周而復始地巡山護林。




